上海厚植人才成长沃土 助力科创走廊建设——政协委员提案“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可扩展的智能设备,可实现精密机械装配,对接、物流自动化,工厂无人化,机器人协同……在上******调研时,政协委员马建军看到了智能制造给生产带来的无限可能,但是公司负责人却向他表达了一些忧虑。正是这些来自企业一线的诉求,让马建军开始思考,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产业的过程中,人才的困境究竟该如何解决? “他们告诉我,因为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的都是高精尖技术,所以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马建军说,像这样的企业,人才需求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高等数学、视觉导航等专业,目前国内******越来越多,导致人才紧缺,对于技术人才,用“抢”字来形容毫不为过。 当前,松江正在大力培育和发展以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目前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近百家,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了企业集聚,具备了较为坚实的发展基础,也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但是汇聚自动化的困境,不少企业都有同样的感受。因此,马建军认为,在看到成绩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专业人才缺乏的短板亟待补齐。马建军说:“对企业来说,最大的内部活力就是员工,企业的工作效率、项目完成状况、技术开发情况等,都要依靠相关人才的不断深入研究。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已成为企业发展受阻的主要因素。” 此外,通过与一些企业负责人交流,马建军还感受到标准人才缺乏这一情况。“目前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标准尚不统一,行业内可以制定标准体系的人才非常缺乏。”马建军说,要想让长三角G**科创走廊成为全国智能制造新高地,成为中国的“硅谷”,必须努力改变这些问题短板。 基于调研中掌握的情况,马建军撰写了政协提案《关于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集聚新高地的建议》,建议松江在人才建设集聚、科研建设集聚、行业体系标准制定集聚这三方面下工夫,打造人才高地。 在人才建设方面,马建军建议一方面要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一线产业工人,尤其是高级技能产业工人的培养。“可以在城市科技学校、新桥职校以及大学城多所高校内设立相关专业,同时鼓励已经从业的工人进修,并按一定比例报销学费。”马建军说,我们在引进人才时,还要在购房、租房以及子女教育方面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 马建军还特别提出,希望政府能够引导已经落户在松江的高端智能制造龙头企业设立研究或者实训基地,并使其成为行业领头羊,吸引全国相关人才到松江工作,同时设立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办公室进行统筹协调和服务,并由相关龙头企业组成行业标准体系学会,研究制定标准体系,为培育相关人才奠定基础。 提案的建议与松江加快建设长三角G**科创走廊的系列举措不谋而合。近年来,我区新设立了科技创新杰出贡献奖,重点表彰对我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通过奖励,树立各科研领域(包含智能制造)人才标杆,勉励他们发扬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在唯实唯干中抓好落实,在克难奋进中追求卓越。与此同时,稳步推进人才服务工作。区科委每年都积极向科技人才介绍相关政策,推荐他们申报各级奖项,并通过资金扶持引导企业重视人才。 目前,区人社局和区教育局也在不断努力,通过落实人才公寓建设和归集、推进职教集团发展、深化校企合作等举措,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让天下英才集聚长三角G**科创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