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竹艺村来了大学生研学团队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日,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的大学生们来到了竹艺村,开展为期十天的研学之旅。通过了解竹编文化、学习基本技法、体验川西林盘生活,设计和制作创意产品。“节底是竹编从平面到立体的关键。”将课堂从学校搬到了竹林边、村子里,仅仅用八根宽细相同的竹条,配合纤细的竹丝,串联在一起,对于这些学习设计的大学生们也是一项考验耐心、细心与手艺的事情。在匠人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或独自琢磨技巧,或三两相互讨论,或虚心请教方法,体会着竹编的神奇奥秘。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的老师邓霞表示,此次在竹艺村开展研学,是学校实践课程的重要环节,旨在提高学生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创作出更接地气、更有灵性的作品。“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竹文化,竹编文化的一个内涵,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学生的一个实践经验,同时也为我们的非遗传承注入了新锐的活力跟创意。”邓霞说道。此次研学活动,学生们不仅住在村中,感受川西林盘的生活氛围,更在竹编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竹编的基本技巧和编制手法,将课堂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竹艺村有着独特的自然与人文魅力,而与课堂上接触较多的陶瓷、木材等材质不同,竹材更能设计出符合传统美学的作品,而自己动手编织更能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虽然以前没有接触过非遗文化,但在这次学习中颇有收获的学生纷纷表示,通过这次与非遗文化的近距离接触,感受到不能让这些文化在未来流失,学生黄蕙说:“我希望我们把非遗传承下去,并与现代的设计结合,达到一个更深层次的一种产品的效果。”据了解,我市通过积极引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创意资源,拓展文旅资源向实际产品的转化,在竹艺村探索引入创学团队,破解产业发展中“产学研用”的瓶颈制约,释放发展活力。随着“网红村”竹艺村等一批川西林盘的打造,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为代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模式需要汲取更多创意与灵感,提供新产品、新服务,让游客“留得住”“玩得好”。据成都市******总经理钟书波介绍,自从“竹里”火了以后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这个建筑的火能让我们最后区域运营也能活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们在深度参与的特色农业,佛与道的宗教文化,还有我们做景区+竹里店的这种经营模式,都在不断地尝试,试图去寻找我们的这个核心吸引力,打造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包括这次的研学活动,其实就是我们主动对接市场,做竹编工艺的传承与创新的一个探索。”钟书波说。据了解,此次研学活动之后,学生们将形成自己的设计方案,并在匠人、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实体作品,检验研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强罡)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