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昔日盐碱地 今朝米粮川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昔日盐碱地 今朝米粮川*月**日,记者来到平罗县渠口乡分水闸村一片水稻种植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连片的水稻和纵横交错的沟渠,禾苗迎风轻摆,不时有鸟儿从低空飞过。细雨中,成片的水稻愈发生机勃勃。这****亩的稻田里,蕴藏的是平罗县羽顺家庭农场农场主丁卫增收的希望。见到丁卫时,他刚刚为水稻喷完农药,听说记者要来,特意回家换了件崭新的白色衣服,开着一辆同样白色的越野车,看起来风度翩翩。“车是去年买的,过去我都是骑三轮摩托车种地,再往前那就更艰辛了……”望着远处的稻田,丁卫回忆着这*年的开荒史。****年,丁卫投资***多万元承包盐碱地种植玉米,没想到没等小苗出全,就全都死了。当年,丁卫赔得血本无归。“说实话,当时就图了流转费便宜,可是地力实在太差,根本保不住苗。”痛定思痛,丁卫决定还是要再坚持坚持。到了****年,他一直用这块地种植玉米,希望能在不断的尝试中看到奇迹,但依然年年种,年年赔。夏天水汪汪,冬天白茫茫,“种一葫芦收一瓢”,这是丁卫对前四年收成最简单和无奈的总结。赔钱的局面从****年得到了扭转。随着平罗县盐碱地治理工作的推进和各级水利设施区域完善和畅通,沟渠路铺进了羽顺家庭农场的田间地头,地下水位降低,土壤盐渍化有所减轻,丁卫也在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中开始由种植玉米改为种植水稻。****年,丁卫的投资和收入持平,他也从中看到了增收的希望。据了解,平罗县现有耕地面积**.**万亩,其中不同程度盐碱化**.**万亩,范围涉及全县**个乡镇。自****年以来,平罗县按照干沟、支干沟、支沟、田间综合治理的原则实施盐碱地沟道治理工程,先后投资****万元治理沟道**.**公里,在*个乡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实施暗管排水工程*.**万亩,累计铺设暗管***公里。通过实施骨干排水沟治理工程,完成骨干沟道治理*.*公里,全县累计改善灌排水面积**万亩,治理盐碱地达**万亩。“你看今年这水稻品相,肯定是个丰收年。”丁卫指着地里的水稻说,农场去年水稻种植实现亩产***多公斤,收入达到**万余元,同时还带动周边村民到农场就业。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接下来,丁卫还想在实现增产的基础上,通过发展稻鱼养殖等方式,延长水稻产业链,提高稻米品质。同样享受到盐碱地改良成果的还有姚伏镇永胜村。站在该村盐碱地综合示范项目区,沟渠水闸等水利设施点缀在稻田中间,全然不见昔日“草盛麦苗稀”的景象。“盐碱地改良之前,全村只有****亩承包地;改良之后,生滩低洼地开垦出来,现在村上在册的土地面积达****亩。去年,村里的粮食产量超过了千斤每亩。”永胜村党支部书记路国勤告诉记者。平罗县通过建立*个面积达****亩的盐碱地农艺改良综合示范区,指导种植大户种植甜菜、燕麦、高粱、油葵等耐盐作物,为优化种植结构提供依据。同时,通过打造“以渔治碱”示范点,依托盐碱化示范区种稻大户建设稻鱼示范点**个,示范面积****亩,亩均效益达****元,实现了盐碱地改良和经济效益双丰收。“通过土地平整、秸秆还田、平衡施肥、沟道疏通、砌护渠道等多种措施治理盐碱地后,使往年连苗都保不住的盐碱荒地,种植旱作物保苗率能够达到**%-**%,种植水稻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平罗县农技中心主任马金国说,截至目前,平罗县亩均减少灌溉水量**方,耕地盐化程度普遍降低,小麦产量提高*%,玉米产量提高*%,预计年可新增粮食*.**万吨,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元以上。(记者 周丽华)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