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湖北宜都探索“光伏发电+鲟鱼养殖”模式守护长江生态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中新网宜昌*月**日电 (邓明明 朱灿义 魏健)“循环养殖方式既能保护水生态,又能产生高效益,我们养殖更有信心了。”在湖北宜都市清江鲟鱼谷内,鲁志国将鲟鱼通过传送小车,投入刚建成的养殖车间。宜都探索“光伏发电+鲟鱼养殖”模式 王念慈 摄宜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与清江环抱。上世纪末,宜都高坝洲水电站建成,库区水产养殖兴起,高峰期鲟鱼养殖量占全国三成。****年,为保护一江碧水,宜都全面拆除网箱,鲟鱼产业经历阵痛。不过,宜都在投入*.*亿元拆除网箱同时,推行陆地鲟鱼养殖,建立现代渔业基地,规划现代渔业产业园,推动水产业转型升级。目前,鲟鱼养殖总面积已达***亩,****年产值可达****万元,带动周边就业****余人。今年*月,中国清江(宜都)鲟鱼谷一期项目建成。“我们采用了气推式循环水生态鱼池,通过气提泵提水进行水循环和生物吸附降解,实现高效循环水养殖,提高鲟鱼品质。”湖北清******技术总监李义勇说。李义勇介绍,该循环系统能为鱼池不断地补充氧气,同时也能将池水中的鱼粪便分离出系统,再利用鱼粪便提供细菌、原生动物、鱼饵料生物营养,这种循环模式,既降低了养殖成本,也保护了生态环境。除了循环养殖外,作为湖北省首个鲟鱼养殖渔光互补项目,约*.*万块光伏面板架设在清江鲟鱼谷养殖车间屋顶,年发电量预计***万千瓦时。按使用寿命**年计,相当于减少碳排放**万吨,减少硫化物污染排放***吨。“光伏面板还隔热保温,为鲟鱼提供良好生长环境,所以我们的产量比传统养殖要高**至**倍,鱼的品质也更高。”李义勇说,今年鲟鱼产量预计可达到****吨,可带动周边村民年均增收*至*万元。鲁志国曾是清江上的一位渔民。****年,他来到了清江鲟鱼谷成为一名“新渔民”,“‘上了岸’才发现有另一片天地,我相信我的生活会因鲟鱼越来越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