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法治实践为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供有力借鉴——让公共法律服务“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能得”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司法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就中办、国办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进行解读。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巡视员姜晶在发布会上表示,公共法律服务要做到“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可得”。
而早在****年,德阳就已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年,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德阳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公共法律服务就在身边,方便、快捷、无障碍。一年后,德阳实践成果——“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能得”,高度契合并成为全国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总要求。
近年来,市司法局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统揽司法行政工作的总抓手,抢先谋划,先行试点,在实践中创新探索出基层“随身+”公共法律服务,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能得”。目前,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已渗透到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群众愿意用、会用公共法律服务,已成为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首选。
探索“四点”模式
建设“四级”平台
“同志,我咨询一下赡养老人方面的法律。”炎炎夏日,德阳经开区旌东街道居民李淑芳专程来到乐安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分钟后,她轻松、满意地离开,“很方便,服务也到位,解决问题很快。”
这是德阳推进“四级”平台建设的一个缩影。
****年**月,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了《德阳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将“四点四级”模式写入方案,提出以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为切入点,以普惠为民为出发点,以实体平台建设为着力点,以“*+X”功能优化为结合点的“四点”模式,加快推进“四级”服务平台建设。
依托司法所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统一标识标牌,注重实体运行机制搭建,上联市、县(市、区)中心,下接社区工作室,发挥关键节点作用;依托村社法律顾问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了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统一标识标牌,有效整合法律服务和社区服务资源,将法律服务与社区党建、文化有机融合,延伸工作触角,丰富法治元素;依托小区(院落)物管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统一标识标牌,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的触手下沉,缩短服务距离,融入小区服务;依托小区单元(楼幢、院落)张贴公共法律服务“法律顾问公示牌”,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信息化优势,拓展平台+热线+法网的线下、线中、线上全程全域法律服务,畅通微循环。
市司法鉴定协会副会长罗晴认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成后提供的驻点服务越来越多,服务窗口越来越近,走进基层越来越实,进一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科学布局、均衡配置和优化整合。
尤为重要的是,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为德阳“三能”服务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广“三能”服务
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
据统计,目前德阳已建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个,县(市、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个,乡镇(街道)级公共法律服务站***个,村(社区)级公共法律服务室****个,小区公共法律服务点***个,法律顾问公示牌****个,全市****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实现了全覆盖。
德阳加快推进“四级”平台建设,旨在通过疏通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毛细血管,畅通公共法律服务微循环,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也得益于平台建设,德阳实践中创新探索出基层“随身+”公共法律服务建设,迅速在德阳经开区试点,率先尝试“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能得”的随身法律服务,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共法律服务管用、好用、愿意用、习惯用。
“抬头能见”——群众走出家(单元、楼栋)门抬头就能看见门口张贴的“法律顾问公示牌”,知晓派驻本村(社区)的法律顾问姓名、执业机构、联系电话、主要职责和驻点时间以及“*****”法律服务热线电话、“*****四川法网”、“德阳普法网”等基本信息,可随时咨询法律问题。
“举手能及”——村(社区)、人口聚集小区和院落出入口设置“法律服务便民箱”,箱内放置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宣传资料,群众举手就能拿到。
“扫码能得”——搭建“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在“法律顾问公示牌”、“法律服务便民箱”和宣传资料上公示四川司法微信公众号、德阳司法微信公众号、县(市、区)微信公众号、法律顾问微信的二维码等,群众扫码就能获取相关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信息,通过加入“法律顾问微信群”与法律顾问适时交流法律意见,共享网络法治快餐。
此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现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普法宣传、司法鉴定、代理代办等全部法律服务事项,通过轮流选派优秀律师、公证员等法律服务从业人员值班,及时解答群众咨询,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在官方微博、微信上设立法律服务、法治宣传、在线互动等栏目,基本实现线下、线中、线上全程全域法律服务。
试点工作推开不久,四川朗照律师事务所李俊婷律师通过电话接受法律咨询**余件,通过微信群解答疑问及普法**余次,参与调解*次。市司法局根据群众通过网络反映的热点问题,组织律师集中到社区分别举办婚姻家庭和物业管理两次讲座,真正实现了群众身边的法律服务。
先行先试,敢下深水,德阳“三能”服务模式成效明显。****年**月**日,四川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刘志诚作出批示,要求作为基层创新经验在全省广泛推广。
同时,该服务模式也引起司法部高度重视和关注,司法部相关负责人多次到德阳调研。“三能”公共法律服务的德阳实践,为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供了有力借鉴。
“依照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总要求,推进服务扎根基层、贴近百姓。”德阳市司法局局长陈春平表示,市司法局将进一步加大公共法律服务“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可得”力度,不断提高群众对德阳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首选率和满意率。(杨凯记者张进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