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高新区接庄街道垞河村迎来中药材丰收,开始新的种植季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中药材长势喜人 亩产能增收****元 眼下正是丹参栽苗的黄金时节,记者在高新区接庄街道垞河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看到,成片的丹参铺满农田,长势喜人。十几名工人正在田间抢栽丹参苗,覆膜工作也在同步进行。 以往,垞河村主要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村民和村集体的收入比较低。前年,垞河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指导,流转土地,开始了中草药的规模化种植,邀请技术人员专业指导,规范化种植了丹参、白术、知母、紫苑等中药材,不但土地利用价值提高了,村民们也从中获了利,除了土地租赁费,栽种和收获时节来合作社打工也会多一份收入。 当年种植,次年收获,一年一季的丹参种植方法简单、管理方便,水肥要求不高,适宜垞河村的沙土生长。由于用途广泛,按目前市场要求,前景广阔备受欢迎。 “去年我们亩产能增收到纯利润****元左右。今年准备种丹参、防风、金丝菊和紫苑*个品种,共计***多亩,预计今年的亩产量要比往年的都高,效益也会更好。”接庄街道垞河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福岳告诉记者,目前,一亩地的丹参可以收获一吨半,烘干后每公斤能卖到近**元。 “村里现在种植的中药材推广应用生态绿色中草药种植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显著。”杨福岳说,每年**月份的收获季,来自安徽等地的中药材收购商都会来到村里收购中药材,这是一年当中垞河村村民最为忙碌的时候。看到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杨福岳发自内心的高兴。 继续扩大种植规模 筹备建设粗加工基地 接庄街道紧靠泗河,土质为沙土性质,泗河沿线村庄历来就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垞河村有着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历史,成立合作社的目的就是想把中药材种植重新拾起来,让全村人都来种。老百姓以土地入股,在保证土地成本的情况下,盈利再给入股村民分红。”杨福岳说,今年的栽种和收获工作能够持续一个半月,明年开了春要一直忙到九月份,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浇水、施肥、除草,哪一项工作都需要大量用工。看着朵朵盛开的丹参花,杨福岳说,丹参长势越好,全村的乡亲就越高兴,这是大家脱贫致富的希望。 “麦子和玉米一年收益每亩只有****多块钱,种植中药材每亩地则会有****-****元的收益。”杨福岳说,从最初的每亩地只能收获六、七百公斤,到如今每亩增收至****公斤,除了得益于种植技术的提升,同样离不开专家的技术指导和村民们的悉心照料。 “下一步我们想以村集体带动农户、合作社形成一个产业,建设粗加工基地,实现产业融合发展,把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杨福岳介绍,今后垞河村将结合中药材基地建设,改良品种,建设粗加工基地,推广和运用新技术,将中药材种植产业做大做强,助推全村百姓奔小康。 采访中杨福岳还说,垞河村已有三年的种植经验。从****年的***亩发展到****年的***多亩,中草药种植的成功着实让他尝到了甜头,计划明年要再次扩大种植面积,并带动周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