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石哈河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调研报告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年以来,该镇党委、政府在旗委、旗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立足镇情实际,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大投入、强化治理,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干净整洁、优美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正逐步形成,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总体分析,我镇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着重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如何准确把握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总体要求,以强有力的措施推动落实,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保障成果的延续,是保障我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一是进一步配套完善了环卫基础设施。依托一事一议项目,为*个行政村购置了垃圾车*辆、洒水车*辆、吸粪车*辆、电瓶车*辆、装载机*辆,垃圾箱***个、木质小垃圾箱***个,新建垃圾填埋场*个、垃圾池**个、厕所**个。
二是以制度保障促工作落实。经镇人代会表决通过了《石哈河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方案》、《秸秆管理办法》,广泛开展以“三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持续落实“户清扫、组收集、村转运”长效机制,按照每户***元的标准收取环卫经费**.**万元,按照“*:*.*”的比例,争取补贴**.***万元,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公益性岗位***个,做到了有制度、有人员、有经费。累计清理并填埋垃圾****m*,打造了主要公路和旅游线路周边**个重点村组和*个示范组。按季度开展环境卫生现场评比督查,将考核结果与村级环卫经费和“两委”成员绩效工资挂钩,奖优罚劣。三是选树先进集体个人,强化引领示范作用。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通过政府以奖代补,每个行政村重点打造一个美丽宜居村庄、两个最美庭院。结合今年油菜花旅游文化节,隆重表彰**个“环境卫生整治先进村民小组”、**户“干净人家”、**名“优秀保洁员”,让村民们拿扫帚集体搞卫生成为石哈河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四是依托微治理模式,着力加强村民自治。今年,我镇在楚鲁图村哈那河组试行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办法,以户为单位,按区域划分成三个网格,每个网格再选一个网格长,网格长督促农户和保洁员做好农户房前屋后、村庄公共区域、田间地头、巷道村道、退耕还林项目区及集体草场的环境卫生。由小组长任网格总负责人,组织各网格长每月对各网格内的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对网格均分和个人得分最高的发放流动红旗。对不及格的农户,第一次进行劝导,第二次在红黑榜和微信群进行公示,第三次与项目安排和惠农政策享受挂钩,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形成相互督促、互相竞赛的良好风气。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存在认识误区。受限于山旱区立地条件,当地群众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对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领悟不深不透,认为建设美丽乡村是政府行为,群众不需要参与其中。二是监管机制不够完善。为实现贫困人口就地就业,我镇于****年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公益性岗位保洁员**人,但部分村民认为村组有保洁员,所有的卫生清扫工作都应由保洁员负责。部分村民甚至不打扫自己的门前房后,造成环境卫生整治存在脱节现象,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督促群众开展卫生整治工作。三是部分村干部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缺乏足够认识,责任落实不到位。现我镇各村的环境卫生问题基本都是突击整治,存在应付检查的情况,缺乏“建机制、持久抓、见长效”的责任落实,导致整治的成果多为阶段性,缺乏保障与延续。三、意见建议(一)着力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将传统手工技艺、民俗风情、传统戏曲等传统文化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分发挥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作用,利用“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制度,采取领导讲党课、主题宣讲、实用技术培训等形式大力开展“新农民”思想教育培训。(二)持续推进微治理模式推广。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全面制定村规民约,建立长效清洁机制,充分结合各村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微治理模式,持续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提高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村庄环境。坚持在全镇及各村组范围内开展“五好家庭”、干净人家评选,通过强化典型示范引领,推动乡村移风易俗。 附件下载:下一篇:石哈河镇顺利完成****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