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季宅模式”成基层治理“金钥匙”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日,一起拖了近一个多月的土地开发商和村民的矛盾,在青田县季宅乡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组织主持下,通过部门联动,充分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等手段调解成功,土地开发商程某一次性支付****元赔偿给村民潘某,僵持多月的的双方当事人终于在调解书上郑重签字。季宅乡位于两市三县交界处,基层治理情况复杂。**多年前,为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乡里开始组织乡、村干部等人员,每周固定几天进村入户,上门调解;遇到难题,会及时协调派出所、司法局、基层法庭等单位同志参与调处。这种通过“一线巡查、部门联动、三调对接”,强调矛盾不反弹的矛盾纠纷调处方式,逐渐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季宅模式”。季宅乡在调解人民群众纠纷时,允许村民到现场旁听,在化解纠纷的同时给前来旁听的村民进行生动的法律宣教。这使得村民们无形中增长了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了纠纷调解能力,人人都成为调解员。“村里调解不了的矛盾,就会到我们这里进行调解。我们就会摆事实、讲道理,辨清是非、分清道理,讲明纠纷的来龙去脉,疏导双方的抵触情绪,和和气气出门。”今年**岁的叶金书,就是“季宅模式”的实践者,至今已整整做了**年的群众纠纷调解工作。他告诉记者,每次在调解时,他都会让矛盾双方当事人、家属等来到现场,不管多少人都分成两边,双方先进行理论,然后分析问题,最大限度达成共识,最后妥善解决问题。“季宅模式”工作法还被不断植入当地特色,形成基层治理工作品牌。****年*月,季宅乡纠纷调解服务标准化试点入选第五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这是浙江省首个在矛盾纠纷调解服务标准化领域立项的国家级项目。在该县政法委、司法局等单位帮助下,乡里陆续整理了《季宅模式工作方法规范》《村调解室统一标准规范》等**余个工作规范,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浓缩”。“‘季宅调解模式’马上要成为国家级‘教科书’了。我们这些调解员就更要认真总结经验了。”叶金书说。“季宅模式”在当地社会综合治理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全乡矛盾纠纷化解呈现“三升三降”的良好态势:即实现调解案件数、成功率和协议履行率三上升;实现治安案件数、刑事发案数、上访案件数三下降,特别是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多年来均达***%。****年,季宅乡共调处矛盾纠纷***件,件件成功。更可喜的是,近两年来季宅乡未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事件,也未发生一起民事升级为刑事的案件。(来源 丽水日报 记者 李倩 叶礼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