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运用大数据加强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监管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随着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号线与*号线一期工程建设的全面开展,如何安全,高效地推进轨道项目建设,是轨道建设者们所面临的一个难题。近年来,市轨道公司通过建立安全风险监控中心和安全风险信息管理平台,用大数据手段,对轨道交通项目工程建设进行有效监控与管理,连续*年,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在贵阳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面临溶岩、地下水发育,施工周边环境复杂等问题,工程需要下穿河流、高架桥、高速公路、密集生活区、火车站、铁路等地区,施工风险比较大,相应的工程建设的安全监管难度也很大。****年底,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中关于“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规定和国家关于“科技兴安”的战略,用大数据加强轨道建设工程监管,市轨道公司结合轨道交通项目管理的需要,建立了安全风险监控中心(以下简称监控中心)和安全风险信息管理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对轨道交通*号线建设工程实现全天候**小时安全******在监控中心配备了安全管理、安全风险管理、土建施工、平台维护和轨道交通建设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十余名专职技术人员。围绕信息平台,重点开展工程资料、监测数据汇总和分析、动态安全评估、安全风险巡检、现场视频监控、“挂牌督办”等六个方面工作,及时发布综合预警。各项工作既独立又相辅相成,比如:通过现场巡检,结合施工资料、监测数据分析,实施动态安全评估;通过工程资料、监测数据分析,结合现场核实,及时发布综合预警;通过视频监控,发现施工现场文明施工问题和安全隐患,以及现场巡检发现重要问题,及时“挂牌督办”;通过动态安全评估,每月形成监控月报,报市政府分管领导、市职能部门,便于上级领导掌握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施工现状******的安全风险信息管理平台是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土建施工阶段的一个“大数据库”和“工作平台”,参建各方围绕这个核心履行安全风险管理职责。贵阳轨道交通建设的相关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利用安装在*号线各项目工地的监控镜头,对工程建设情况及工地周边的动态实施安全监控和管理。****年*月*日,监控中心通过信息平台监控到轨道交通*号线新村站~长江路站区间右线掌子面附近多个测点沉降速率较大,累计值也接近超标,加之连续强降雨天气,掌子面附近的地表出现沉降。通过现场核实,市轨道公司对该点发布黄色综合预警。预警发布后,公司按预警处置规定组织召开了警情分析会,对监测数据异常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调整格栅钢架间距、调整小导管纵向间距、加紧二衬施工等处理措施。通过一系列措施的落实,以及*个多月的严密监控,成功避免了隧道坍塌和冒顶事故的发生。据了解,信息平台建立两年来,高峰时期共对贵阳轨道交通*号线**个工点开展监控,目前监控**个工点。截止到*月**日,通过信息平台共计自动发布****条各工点监测数据异常短信提醒,手动发布天气异常提醒短信和监测数据超限及其他安全提醒短信共计***条;共计发布日常巡检通报**期,发现大小问题****个;开展专项巡检*次,发现问题***条;开展*次专家巡检,提出建议**条;“挂牌督办”问题***个;发生预警工点**个,发布预警**次,消警**次(其余*次正在处置跟踪中)******通过安全风险监控中心和安全风险信息管理平台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的准确性,实现安全监管的多方协作,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推进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除了有效实施安全风险管控外,信息平台在交通疏解和便民方面也发挥出很好的作用。****年*月*日,公司领导获知火车站顶板完成回填的消息后,通过监控查看该路段的视频情况,发现火车站站前广场交通压力大,需要尽早还路于民,立即安排施工单位加快混凝土保养,仅两天就拆除该段施工围挡,缓解了站前广场的交通拥堵。*月**日,*****公共服务处置中心接到市民反映,北京路站钢便桥接头处存在坑洼,影响行车安全,公司分管领导通过监控平台确认真实性后,立即开展全面普查,查看其他钢便桥的连接情况和施工点的交通疏导管理情况,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钢便桥的车辆正常通行,体现了贵阳轨道建设者认真贯彻“把方便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的指导思想。下一步,随着我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工作不断推进,轨道公司将积极探索大数据在线路设计、客流分析、交通疏解、运营管理以及轨道+物业的发展等方面的运用,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展好轨道交通建设,更好地为乘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工作人员在监控中心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和数据处理 ■通过手机对轨道工地的视频监控画面文 / 图|孟又新 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