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疫”线故事:2000个防疫口罩的背后(图)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现在口罩太紧缺了,我们科室给每人发了一包口罩。咱家省着点用……”在榆林第二医院上班的妻子除夕值班结束后下班回家,拿着一包口罩对张明雄说。 “连医务人员都缺口罩,那矿里口罩还够用吗?”张明雄心里想。 春节前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自武汉迅速向全国蔓延。一时间,口罩、消毒液、酒精等防疫物资成了极其紧俏的东西,有钱都未必能买到。张明雄是榆家梁煤矿经营办的一名员工,日常负责矿里的工资发放、劳保发放、日常成本考核等工作,按科室排班安排,张明雄春节假期回到家中,本不用考虑矿里的情况,可得知口罩极其紧缺后,身为劳保物资管理员,想到矿里的疫情防控物资的重要性,便主动承担起购买口罩的重任。 彼时,榆******第一批防疫物资还没有到,杨伙盘附近的药店又限购……一时间日常普通的口罩竟成了极其宝贵的东西,矿里口罩的紧缺程度难以想象,有些员工的口罩都带了十来天了,大家都盼望着矿里能回来一批口罩。“咱家凑合下倒是够用,现在交通管制着了,你看看你熟悉的供货商能不能给矿里弄来口罩。”身为医护人员,张明雄的妻子深知一个口罩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性,默默支持着丈夫,和丈夫张明雄一起寻找防疫物资。 电话、微信……所有能用上的方式,张明雄都一个接一个尝试着询问,紧急寻源的过程中,大多数厂家没有货源,也有的供应商在春节假期连电话都不接,寻找口罩的过程十分曲折,最终在“广撒网”式的搜寻下,张明雄依托自己主管物资供应当中的人脉渠道,从北京一家供应商处联系到了珍贵的****个口罩。 ****个口罩通过顺丰快递,火速到达了店塔镇。张明雄赶紧联系同事赵小虎开车去取上,口罩到达矿里后,当天,每位员工就带上了这来之不易的口罩。这下全矿每个人手中有了*到*个口罩,虽然为数不多,但在紧要关头解了燃眉之急。 新采购回来的****个口罩,张明雄并没有给家里留下一个,而是悉数拿到了矿里,妻子很赞同他的这个决定。在日常工作中,爱人也很支持他的工作。家在榆林,孩子尚小,一家老小都由妻子辛苦照顾着,妻子作为一名ICU病房里的医护人员,夜班也多,白天还要照料家里,十分辛苦。张明雄平常在矿上上班,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对家里照顾极少,但妻子却从没有向张明雄发牢骚抱怨,总是默默支持着张明雄工作。今年张明雄******的****年度的优秀家属安全协管员。 非常时期,榆林到矿里的路实施交通封锁,正月初九后,张明雄便开始了居家远程办公。张明雄用着老式的联想笔记本电脑,操作起来十分卡,网络又时断时续,但他还是坚持每天考核、汇总各类数据,依旧坚守。“虽然不在岗位上,在家里更要把工作不折不扣地圆满完成,这才能对得起坚守在矿里的兄弟们”张明雄说。 工作时,家里的孩子时不时缠在身边,说肚子饿了,张明雄只得向孩子孩子解释:“现在是特殊时期,爸爸是在家办公,每天要把手头上的工作做完。在武汉,有很多像妈妈一样的医护人员还奋战在一线,为的就是我们国家的安定。乖,不要闹。”孩子似懂非懂,却也不闹腾了。 寒冬酷暑后总有春光。这****个口罩的背后,是每一个神东人肩扛责任、主动作为的担当;是每一个医护人员挺身而出、不论生死不计报酬的大义;是每一个中国人心系国家,戴口罩、勤洗手、不添乱的自觉,如此,春光还会远吗? (作者:惠娟 赵岩)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