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委积极推进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以下简称“农科城”)自****年*月启动建设以来,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和城乡统筹发展,着力营造创新环境,聚集创新资源,探索创新机制,健全创业服务,强化科技惠民,有力推动了首都产业融合发展,在服务全国农业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一、建设进展情况 (一)聚集创新资源,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引导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立农科城科技创新基地,推进“首都现代农业育种服务平台”建设,聚集总部企业,吸引国外企业、中央驻京等企业,打造总部研发集群,为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供创新活力。 (二)优化产业链条,构建产业科技促进体系。 建设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种业孵化器,为生物种业发展搭建促进平台;推进良种创制中心建设,创制了世界首个水稻全基因组芯片,建立了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的规模化遗传转化体系,建设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的作物种业产业链;依托中粮、首农、二商、新发地等龙头企业建设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研发服务平台,优化延伸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产业链,带动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与物流企业的发展。 (三)现代服务引领,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开展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连通了多省份的**个农产品行情数据库和**个农业科技成果发布源,已与***多家企业、科研单位及科技园区实现了网联和视频展示;在新发地建设农科城农产品现代物流科技示范园,实现了“生产基地—批发市场—终端市场”的物流监管和食品安全监测体系;成******,利用农科城品牌优势,吸引农业基金和行业优势资源入驻,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链建设;充分发挥农科城国际交流合作纽带作用,已与**个国家、**个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结合本市将要举办的“世界食用菌大会”、“世界种业大会”、“世界葡萄大会”等国际重大会议,开展成果示范和产业对接等活动。 (四)实施惠民工程,强化民生科技保障体系。 实施“菜篮子”科技增效工程,选出适宜北京种植的蔬菜新品种***个,支持建立*万亩杂交品种原种和商品种子生产基地,建立万亩蔬菜新品种示范田,辐射**万亩以上,提高了首都蔬菜产业的供给能力;搭建首都食品安全科技检测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项从仪器、试剂到检测方法的完整解决方案;实施首都增彩延绿科技示范工程、农林(养)复合系统支撑沟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工程。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加强构建新型种业体系,增强种业发展实力,推进惠民工程,提升科技惠民效果,深化区域合作,推动战略结盟,加快农科城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本市农业科技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