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发挥“中关村”辐射带动作用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北京日报》****年*月*日 第*版)*月**日参加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的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代表,对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期北京城市战略定位赋予的“科技创新中心”新内涵倍感振奋。   翻开当天在现场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闫傲霜说,中央把北京定位为国家的科技创新中心,我理解,它和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一样,是首都的核心功能。   闫傲霜认为,站在推动国家战略的高度,京津冀科技合作要做好四件事。   一是“促联合”,支持三地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技术标准创制,共同申请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产业化项目,联合建设实验室、工程中心、中试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二是“促对接”,发挥中关村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鼓励、支持北京创新主体在天津和河北建设科技孵化器、研发和制造基地、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对接合作,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推动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三是“促转化”,加快科技成果示范应用和推广普及,加强科技创新对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的支撑力度。   四是“促市场”,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促进“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技术市场、产业技术联盟、科技创新人才、信息服务等创新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增强首都科技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背景   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一定要立足于服务全国,加强区域合作。建科技创新中心首先得看清北京“有什么”: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基地数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两院院士人数占全国的二分之一,每年留学回国人才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家,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