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塑化剂风波再起五粮液、洋河同时“中弹”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北京青年报》****年**月**日 第B**版)(作者:刘宝强 林向)昨日午间,雪球网认证为北京******(下称“中能兴业”)的官方账号,发布了**份塑化剂检测报告的扫描件,上述扫描件显示,五粮液**度、**度****、洋河**度梦之蓝的DBP含量都超过*mg/L,**度金质习酒和习酒窖藏****的DBP含量超*.*mg/L和*.*mg/L,茅台汉酱**度DBP达*.**mg/L。其中,五粮液三款高档酒DBP均超标**倍上下,DEHP超标**%到***%;习酒窖藏DBP超标***%。 “重灾区”五粮液 在事发之后,记者多次拨打五粮液(******.SZ)董秘电话,但是手机除了“五粮液,你一生的选择”的广告外,无人应答、爆******电话也是无人接听。 中能兴业爆料称,接受委托的是隶属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北京市xxxx分析测试中心,该中心通过了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CNAS)、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CMA),是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的科技成果检测鉴定市级检测机构。 为撇清关系,中能兴业自称,其公司及其员工不持有任何白酒的多方或空方头寸。本次检测只针对其送检的样品,送检的样品均从这些酒企的正规渠道购买,但不能因此确定所购买产品一定为真。 对于白酒中塑化剂含量,目前没有明确的标准,现在使用的依据是****年*月卫生部签发的***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这份文件规定DBP的最大残留量为*.*㎎/L,DEHP为*.*mg/L。 据中能兴业爆料,其送检的**度五粮液酒,包括**度专卖店特供酒、**度浓香型、**度****等四个品种,有三个均存在塑化剂超标,其中**度专卖店特供酒DEHP含量为*.**mg/L,其DBP含量为*.**mg/L,在另外三个送检品种中,五粮液**度浓香型白酒DEHP含量为*.**mg/L,五粮液**度****中DEHP含量为*.**mg/L,五粮液**度感恩酒DEHP含量为*.***mg/L。 五粮液(******.SZ)一位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五粮液此前已经在内部完成改造,内部基本没有用塑料导管和塑料桶的地方,现在发现含有塑化剂,如果事情确实是真的,只能说是以前的基酒,因为现在喝的五粮液,至少是三年前生产的。至于为何越是高档酒,越超标,该工作人员认为,主要是高档酒存的时间越长。 洋河方面表示,公司产品一直接受国家食品监督检验中心及省、市质监部门检验,公司产品在历次检验中无一不合格,更不存在塑化剂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公司对产品实行“批批检验”,所有产品均符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的相关要求;获悉网上传闻后,洋河第一时间安排对产品历年留样进行全面复检,检验结果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难以佐证的“阴谋论” 在塑化剂事件发生后,市场甚至怀疑塑化剂不是生产过程意外产生的,而是故意勾兑进去的。有说法称,增加塑化剂为了改变口感,有的说法是勾兑白酒大量使用和添加塑化剂,主要作用是防止出现液体分层。 上述五粮液工作人员表示,使用食用酒精勾兑的白酒,会添加一些人工香味物质,但绝不是塑化剂。白酒是无色液体,且要求长期保存不能结晶,人为往里面添加东西,要保持那样的特性,比登天还难。如果白酒添加了塑化剂,就会出现浑浊、分层。目前白酒行业高管,几乎天天都在喝自己的酒,如果故意添加塑化剂,怎么可能自己还喝。而此前,季克良也对人为添加塑化剂坚决否认。 在塑化剂事件曝光后,市场中充满“阴谋论”的说法,认为所谓塑化剂是一帮市场做空人士在做空白酒的阴谋。在贵州茅台(******.SH)公布自检结果,没有发现塑化剂后,“阴谋论”更是得到市场一些人士的确信。但是有私募人士对记者表示,其实早在*月份,他就开始做空洋河,而且从中收获颇丰,塑化剂事件,只是加速了白酒板块的下跌,如果没有塑化剂,他认为白酒一样会跌,只是没这么快。 五粮液方面人士则认为,国家对塑化剂没有相关明确的标准,怀疑此事背后有黑手,五粮液会以对消费者、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作出一个说明。 尽管“阴谋论”实在难以被佐证,但一位曾投资过贵州茅台、洋河股份的机构投资者人士表示,白酒企业不能一味质疑塑化剂事件背后有黑手做空,也需要更多地反思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