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解放思想 | “土办法”+“新调料”——浑江区创新基层宣讲工作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舌尖上的“名嘴”。培育宣讲人才解决“谁来讲”的问题。白山市浑江区在以专家学者、领导干部、群众百姓、文艺团体等群体的基础上,注重培育和选树宣讲“名嘴”,成立区委宣讲团、专题宣讲队的形式,不定期地开展“七进”活动。来自各行各业的领导岗位、业务骨干的宣讲“名嘴”,在本职单位中,深研业务政策,挖掘身边事例,积极集中研讨,参与参加“宣讲大赛”、“演讲比赛”等评比活动,进一步提升“名嘴”素质,通过有利的精神激励手段,吸引更多的业务能手加入基层宣讲“名嘴”队伍。宣讲稿的“爽口”。为适应理论课堂对象化、大众化、互动化的要求,宣讲稿与时俱进、内容丰富,用身边看得见的变化,用详实的数据充实自行撰写的宣讲稿,注重围绕主题、典型事例、突出变化,让群众百姓“吃”得爽、“咽”得下、易消化。白山市十中教师谷秀杰撰写的《爱心的点燃》,用学生课本的语句引言,用观看的《战狼*》产生共鸣,用改变困难学生生活故事进行渲染,用总书记的脱贫讲话进行点题,使枯燥的脱贫理论活灵活现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田。精设计的“元素”。为围绕工作重心和新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宣讲,精心设计多项主题的集中宣讲活动,有利提升宣讲的效果,营造发展氛围。结合浑江区工作实际,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七进”、“扫黑除恶”、“脱贫攻坚”、“法治浑江”等多“元素”主题宣讲活动,区委组建的宣讲团和基层党委(党组)组建宣讲队大型宣讲活动已达****余场次。多形式的“美味”。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突出“短、平、快”,采用一系列拿得出、叫得响,讲得透、传得广的宣讲形式,为基层干部群众提供便捷、管用的“理论套餐”,使宣讲方式从传统单一的集中式辅导报告,向分散式百姓化、特色化、文艺化等多元立体宣讲方式转变。同时,各单位根据自身的文化习惯,坚持采用顺口溜、快板、三句半以及微电影等艺术形式开展宣讲,把宣讲内容转化成精彩的宣讲节目,使一堂堂宣讲课寓教于乐,短小精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美味餐”。多类型的“丰盛”。以人为本的主题宣讲课,密切联系百姓身边发生的变化、联系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坚持围绕“小切口”阐述大道理。以身边人的故事课堂、报告会的理论课堂、田间地头的技能课堂、百姓体检的健康课堂、“七道江会议旧址”的现场课堂等传统宣讲形式上,探索利用网络直播的传播方式,开设了网络课堂,将自行录制的精品宣讲课全程播放,增强宣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推出的“党的十九大精神” 进校园、“我的初心和使命”进机关等**多节精品课,通过“浑江”公众平台,让更多的党员干部感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在身边,积极践行、砥砺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