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管好一江水 赢来水秀山明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工业污染源****多家,柳州水质为什么能排全国前三?柳江从过去工业河的水质,到现在常年保持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部分河段达到Ⅱ类水质标准,靠的是什么?柳江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位居广西河流第一,成为全国工业城市河流治理的典范。这靠的又是什么?“清清柳江水真是全靠管出来。工业城市的污染体量摆在台面上,但柳州就是做到了山清水秀。”*月**日**时许,结束忙碌工作的一天,柳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总工程师冼育春接受采访时说,柳州人管控水质有自己的章法,市委、市政府投资****万元,在柳州境内河段建设了**个水质自动监测站,设备**小时全自动运转,水质什么情况,他们通过手机终端就能知晓。实时监测和远程监控水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柳州做了一系列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走绿色发展路子、工业减排、全面截污、严格环保准入、升级污水处理水平、全面推行河长制、水质预报预警等。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保护好柳州的水,就是保护了生产力。柳江是柳州的母亲河,***多万人口近半沿江而居。柳州地表水水质从生态环境部****年创建全国排名以来,名次一直保持前列。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张彦说:“全国有***个城市参加排名,别说柳州是排第二、第三名,排前三十名的城市都是很难得的。据我们了解,排全国前**名的城市,水质差距其实很小。”经历过****年邻近城市龙江镉污染事件后,柳州加大了水质监测的投入,在柳江干流、支流分别建设有梅林(三江侗族自治县)、木洞(融水苗族自治县)、北浩(柳城县)、露塘(柳南区)、洛维(鱼峰区)、渔村(鹿寨县)*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站配备有*个常规监测项目,部分站点还配备了重金属监测项目(铜、铅、锌、汞、镉、砷、锑),每*小时监测一次。监测结果出现超标异常时,系统会自动预警并进行留样,还可根据需要增加监测频次,最短采样间隔是*小时。除了*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外,我市还在各县设置了*座小型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注入流出县份的水质情况,实现了水质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控,提升柳江河水质日常监控及突发事件的预警能力。污水废水管控起来柳州是靠工业立市的,在治污减排方面,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管得特别严、特别细。“我在生态系统工作了**年,最早是做环保审批。有水污染的企业,很难过审批。一年流掉的项目少说也有**来个。”冼育春是土生土长的柳州人,他说,不仅是市区管得严,对柳江上游的管控也很严,看不到工业企业,更没有排污口。**世纪末,我市提出打造“**世纪现代山水工业城市”的创新理念,全面启动水环境综合治理等“碧水蓝天”工程,市政府先后对城市饮用水保护河段**公里内的**个排污口进行截流。控源截污做得好的前提是,污水有地方可去。****年以来,我市大力建设污水处理厂,市区建成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座,每天污水处理能力**万吨,接近***个标准游泳池体积的量;投入**多亿元,建设五大污水收集系统,收集管网超过****多公里;建设了*个自治区级以上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在每个县都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并移交当地。我市严格管理企业外排废水,在全市**家重点及非重点企业的废水排放口,安装了废水自动监测监控设施**套,对废水进行时时监控。监控数据传输到生态环境部门进行在线管理,废水超标将对企业严格处罚,进而也提升企业履行环保主体职责意识和能力。工业污水管住了,我市也在强化生活源污水的管控。市水务集团总经理庞德刚说:“我们对市区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和扩建,净化后出水指标可实现一级B提升到一级A。今年年底城市建成区污水处理率将是**%。”柳州有“桥梁博物馆”的别称,是因为跨江大桥很多,已建成通车**座。市******桥梁部工作人员王刚说,****年,我市完成了*座公路桥的交通穿越带来的水源地环境隐患整治工作,铺设导流管****米,桥面收集长度总计****米,建成应急池**个,总容积****立方米。坚定走绿色发展路柳州是位于柳江中下游的城市。柳州做到了“水入城清,水出城也是清的”。柳州水质好,为什么,凭什么,靠什么?答案显而易见,就是敢管理、靠管理、管得住,以实招求实效。因为污染严重,柳州曾有过“酸雨之都”的灰色岁月。市民发问,到底是要柳钢还是要柳州?柳钢的绿色转型,是认识柳州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一个典型窗口。柳钢每年处理利用废水约****万吨,水循环利用率高达**%,工业废水处理后可以拿来浇花、洗手。在流域管控方面,柳州敢想敢做敢创新,启动《柳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地方立法,强化柳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目前已完成《柳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草案)》。****年,我市主动与来宾、河池两市开展区域协作,签署了《“柳来河一体化”环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从水环境保护、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等八个方面探索区域环境保护协作机制。****年,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柳州市生态环境局召开都柳江流域省级跨区域联合交叉执法活动见面会,推动跨区域环境联合执法、交叉执法,有效解决跨区域环境污染问题。此外,我市还根据自身实际,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以绿色发展作为破解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柳州人以实践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