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吉林瓜果飘香日子甜 乡村振兴动力足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瓜果飘香日子甜 乡村振兴动力足远山如黛、绿水潺潺,村庄的柏油路焕然一新,高标准棚膜鳞次栉比,夏秋季节瓜果飘香......这里就是江源区大石人镇,一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石人镇具备发展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精品农业的优越自然禀赋,这里的“一谷一城”建设丽质天成。多年来,大石人农产品一直是白山地产果蔬的“宠儿”,在早市、集市、欧亚合兴商超,红石黄瓜、红石香瓜、小石人草莓......一直是叫得响、卖得快,相比同类产品,虽价位高,但品质优、口感好,早已闯出了名堂,树立了品牌,成为了大石人名片、白山特产。
刚刚过去的夏天,听血泪山红色故事,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携亲友畅游花海,时而拍照、时而谈笑;提着小篮子采摘品尝果蔬,体验返璞归真的收获喜悦。大石人镇综合红色游、乡村游,初步搭建了域内特色资源“强强联合、齐头并进”的发展框架;依托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血泪山罹难矿工纪念馆,“以红带绿”助推农旅融合,发挥了人文底蕴和自然资源的综合效应。
近日,经镇党委、政府沟通协调,大石人村集体经济种植项目——皇贵妃小番茄入驻欧亚合兴商超。采摘、分拣、运输,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水果番茄新鲜上架,在白山总店和江源店销量火爆。随着新理念、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和推广,特色产业在抢占市场份额过程中提质增效,保持了更稳健、更高效、更绿色的发展态势。春夏种植应季蔬菜、瓜果、药材;秋冬种植反季草莓、山野菜、食用菌等,每年可向市场输送农产品***多万公斤,有质有量的特色种植作为支柱产业,给村民带来了可观收益。
为适应多元化市场需求,一批有经验的“老农人”开阔思路、参加培训、积极研发,成为了新型职业农民,促进了产学研融合。这些“土专家”、“田秀才”实施土壤改良,引进海藻生物肥,减少病虫害,催生了黄金蜜瓜、吊秧西瓜等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新产品,助推了“一谷一城”建设,激发了更广阔的市场。此外,大石人镇凭借绿色种植的先导优势,积极发展冷水鱼、育肥牛、小尾寒羊等生态养殖,利用本地秸秆、苜蓿草科学配比饲料,实现种养结合、循环发展。
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大石人镇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大落实”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集中宣讲、田间地头、基地实训等多种形式,开展了生动鲜活的学习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一系列学习宣讲和政策解读,既有理论高度,更有基层温度,以接地气儿、串串门儿、唠唠嗑儿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地生根、深入人心。同时,为加强组织生活锻炼,提高基层党员的理论修养和专业能力,镇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到江源区党员组织生活实训基地参观学习。渐渐地,理论认识上升为实践探索,一系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新举措循序推进,实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成果转化。
“千人村,大家和,心相容,一家亲。”红石村把村规民约编成三字歌,镌刻在村里最醒目的文化墙上,字里行间承载着村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是在长期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精神产品,无形中践行着乡村文明的诺言。今年,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大石人镇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推荐对象进行民主评议并公示,评选出脱贫致富、孝老爱亲、勤俭持家等**类、**户文明示范户,引导村民以乡情为纽带、以乡贤为榜样,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乡村的诗画田园、乡村的天然食材,大柳树下谈天说地,茶余饭后扭大秧歌,老人围坐下棋,孩子嬉戏玩耍,这些生活场景勾勒了最简单的乡愁符号。近几年来,村路修建、危房改造、管网维护、河道清淤、农村改厕......基础设施焕然一新。建立“集中攻坚+常态维护”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评选“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引导村民自我约束。久久为功,全镇的生态、生活、生产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比老照片,可谓脱胎换骨、旧貌换新颜,实现了乡村更美更宜居,还吸引了兄弟单位前来参观学习。村民美滋滋地说:“俺们的生活一点不比城里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