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松江老布新玩法,这群老人组团“盘”它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日,一走进新浜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欢声笑语从耳边传来,只见桌子上摆放着花纹各异、光泽鲜艳,既透着年代感又恍如新品的松江老布。老人们穿针引线,手指灵动地穿梭于一块块纹理不尽相同的老布之间,缝制出一件件各有特色的配饰。 原来,这是区民政局*月养老资源配送项目之一,为新浜镇的老人们开设的手工制作小课堂,教老人用松江老布缝制出具有特色的饰物。历史上,松江布曾名满天下,古有俗语“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来形容松江发达的棉纺织业。南宋末年的松江人黄道婆在习得并改进了棉纺织技艺后,回到故乡,教会人们制造纺织工具,织成各种花纹的棉织品,从此松江也有了“衣被天下”之美誉。 桌上这些既透着岁月感却又崭新如初的老布是许多老人曾经的嫁妆。过去,老人在婚前亲手用棉花纺织出老布,结婚时作为珍贵的陪嫁品带入新家。随着时代发展,更多新式的布料成为了人们的选择,渐渐地不再使用老布制作衣物。这些老布不仅是老人们曾经的心血,也蕴含了浓浓的乡韵,尽管老人们不知道老布还能做些什么,但是这些老布仍旧被完好地保存于家中,至今崭新如初,恍如新品。策划了本次手工制作活动后,养老资源配送方主动联系了老人,从他们家中收集了这些布料,让传承了文化与记忆的老布重新焕发活力。 活动现场,为了方便老人们动手制作,老师们准备了样图,提前为老人剪好布料,一步一步地进行教学。摸着手里经久而不褪色的老布,听着老师耐心的教导,老人们兴致高昂,课堂里热火朝天。 据憬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项目负责人龚琳娣介绍,此次教导老人们手工制作的讲师是娘家在新浜镇的志愿者,她在退休前是位园林设计师,退休以后结合经验和知识,在本次活动中将松江老布的创新做法带给了新浜镇的老人们。作为区民政局*月的全新养老资源配送项目,动手又动脑的手工制作小课堂被引入了社区,受到老人们一致好评之际。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