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陕西:“拴牢”流沙,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白雪?作家路遥曾这样形容过陕西榆林的毛乌素沙漠:“塞外毛乌素,走石又飞沙。草籽下地不扎根,大雁飞来不安家;一堆黄沙一堆坟,劝君莫过红石峡……”?陕西是全国沙化危害严重的省份之一,也是京津沙尘传输路径西北路的沙尘源区和加强区。****年*月,陕西省榆阳、神木、府谷、定边、靖边、横山*县(市、区)正式被纳入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范围。****年以来,陕西省防沙治沙进入全面攻坚新阶段,遵循规模化、科学化、效益化的原则,以实现“中国梦”“三个陕西”战略为出发点,相继开展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三北防护林五期、全面治理荒沙、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和地方重点治理项目,沙化土地治理也使陕西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创造出属于中国乃至世界的绿色奇迹。?据了解,自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启动实施以来,陕西省防沙治沙迈入了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新阶段,风沙危害得到有效治理、人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沙产业发展稳步推进、生态文化成果初步显现,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固”的历史性巨变。?陕西省榆林市委常委、副市长李二中介绍,目前该市林木保存面积达到****万亩,林木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的*.*%提高到**.*%;年入黄泥沙量由*.**亿吨减少到*.*亿吨;年扬尘天气由***多天减少到**天以下,每年**多次的沙尘暴几乎绝迹。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公里。?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在李二中看来少不了以下“五个坚持”:?一是坚持生态立市,强化政策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榆林因地制宜、大胆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治土治沙生态建设政策,推动国土绿化不断取得新突破。特别是****年以来,榆林市委、市政府把破解资源富集与生态脆弱并存矛盾作为十大战略研究课题之一,出台一系列文件,确立生态立市战略。?二是坚持多方筹资,保障治沙绿化。首先是政府主导,“十三五”期间,市级财政累计投入治沙绿化资金超过**亿元,县区财政投资**亿元。其次是资金捆绑,在沙区,将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五期、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等项目集中实施,保证防沙治沙整体推进。第三是群众参与,随着造林绿化带来的宜居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群众“大地植绿”的热情和“心中播绿”的激情高涨,每年参与义务植树****万株。第四是社会支持,“十三五”期间,全市资源开采企业累计筹集绿化资金近**亿元。****年“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中,**家资源开采企业筹集资金*.**亿元,认领实施造林绿化面积**万亩。?三是坚持机制创新,推动治沙绿化。****年以来动员资源企业参与造林绿化,每年完成绿化面积**万亩。重点造林绿化工程全部实行公开招投标,签订造林合同,按*∶*∶*的比例分*年兑现投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比过去提高了**个百分点。?四是坚持科技示范,提高治理水平。把科技贯穿于防沙治沙全过程,确立“全封、远飞、近造”的林业绿化工作思路。榆林飞播治沙在全国首次试验成功,将治沙历程缩短了至少**年。成功引进了生长稳定、防风固沙性能好、适宜大面积发展的常绿乔木树种樟子松,保存面积达到***多万亩,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五是坚持产业带动,实现治理“双赢”。在全力治沙绿化的同时,大力发展红枣、海红果、核桃等经济林,推广沙棘、长柄扁桃、大扁杏等经济林,建设林果产业体系,建成各类经济林***多万亩,其中红枣***万亩,拉动农业人口年均增收****元。该市林业产业向精深加工迈进,杏仁蛋白粉、杏仁露、红枣咖啡、长柄扁桃油等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同时发展设施林业、生态旅游、森林体验等休闲观光项目,增加群众收入,实现治沙与治穷“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