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融媒走村看脱贫】搬进“幸福里” 开启新生活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冬日的栾川天寒地冻,但是潭头镇易地搬迁社区的扶贫车间里却是欢声笑语,记者看到,这里的工人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她们正在娴熟地编织藤条。据了解,这是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空闲在家的老年人不仅从山沟沟里搬到了镇上幸福里小区,并且有了一份稳定收入。走进幸福里小区,一排排崭新的居民楼错落有致,小区内文化活动广场、卫生室、超市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这些老年人告诉记者,她们以前住在山沟沟里,到哪儿都靠一双脚,交通就医都不便利,****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到了这里,不仅交通便捷,环境舒适,还能在家门口找到一份工作,这令她们欣喜不已。据了解,为了让搬迁贫困户能够“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潭头镇坚持做好“转”字文章,实施“转移就业脱贫”工程,加快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基地建设。通过厂房租金减免、机器设备补贴、厂房改建补贴、员工培训补贴、带贫补贴等方式,吸引了藤编厂、电子厂、饰品厂、服装厂四个扶贫车间入驻搬迁社区就业基地。潭头镇的变化只是我县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缩影,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全县脱贫攻坚“头号战役”,认真组织和实施。****年底,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户*****人搬迁安置工作。搬迁群众住房、用电、上学、就医、就业难等问题得到全面解决,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根本改善。通过实施产业和就业帮扶,形成了“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的致富产业格局,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的目标。采访中,县发改委表示,在下步工作中将继续坚持“四个不摘”工作机制,借助乡村振兴的强劲东风,重点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统筹抓好产业扶持、社区管理、思想教育等工作,建美好家园,创幸福生活,不断提高搬迁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鲁佳琪 姜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