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鞍山花山区: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治 打造秀美花山滨江岸线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自长江岸线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工作启动以来,花山区始终秉持着高站位部署、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的原则,以“绣花”功夫落实落细各项整治任务,努力提升花山段滨江岸线生态环境“颜值”,为推进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建设贡献花山力量。打小就住在薛家洼附近的市民左贵华告诉记者,曾经的薛家洼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如今,整治后的薛家洼成为了一座“城市生态客厅”,常年绿树成荫,碧水荡漾,让她既惊叹,又欣喜。花山区金家庄街道矿内社区居民 左贵华:我从小就住在这边,住这边几十年了,我看着这个地方的改变,从过去的脏乱差,到现在的绿树成荫。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来考察过以后,要打造我们安徽的 “ 杭嘉湖”、长三角的 “ 白菜心”,所以我们这边的老百姓都很有信心。薛家洼的蝶变仅仅是花山区提升滨江岸线生态环境“颜值”的一个缩影。长江(花山段)南北全长约*.*公里,以往沿线范围内环境问题较为复杂。为此,花山区高起点编制整治方案,将辖区长江岸线,细分为河口、码头、渡口等**处整治区域,从水面、陆地两个视角,立体化推进驳岸工程、码头设备设施、景观绿化、入江河道等整治提升工程。特别是对皖能电厂码头、天顺港码头、采石港码头等十多家沿江码头企业开展了拆旧出新工作,拆除了部分非法码头及沿江构筑物,并进行了绿化景观提升,让沿江码头焕然一新。******总经理 戴昌福:我们港口先后投入****多万元,对码头出新、环境整治,对港口的滩涂地实施了全覆盖绿化,使我们的港口环境有了新的提升。企业今后对环境生态保护这块强化到位,工作常态化,把我们采石港打造成园林式的港口。为了进一步修复好沿江的生态环境,花山区还加大了沿江区域的复绿、补绿力度,打造滨江绿色生态廊道。常态化针对薛家洼区域开展高标准的绿化景观升级,对六汾河入江口、小黄洲渡口段开展坡岸整治和绿化整治,通过种植杉树、柏杨等树木,撒下草籽复绿等措施,一方面防止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起到了显著改善和提升的作用。市******总经理 葛军:进入冬季以来,我们播种了近**万平方米的黑麦草的草籽,我们的草本植物大概达到了****平方米,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在小黄洲渡口我们种植了大型树木,水杉包括白杨,一共种植了****余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