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工程招标“决定权”交给市场 营商环境“优服务”中心打造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上午*时,备受全市人民关注的我市供热老旧管网改造工程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该项目计划投资*.**亿元,招标控制总价*.**亿元,中标总价*.**亿元,共分**个标段,共计****家次企业参与投标。从开标开始到评标结束历经三天两夜共**个小时,创我市招标史上参与度最高、评审时间最长双记录。
“三天两夜的评审虽然辛苦,但一想到能够作为我市重点项目评标组的一员参与评审,深知责任重大,自豪感油然而生!”一位评标委员会评审专家这样说。三天两夜**小时的连续评审,评委的体力和精力都已接近极限,中心为确保专家能够顺利且公正地完成项目评审,项目前期,中心通过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处理投标人质疑,对于资格标质疑、投标人投标函附录存在未响应招标文件等问题,向招标人提出合理合法建议,及时、高效解决开评标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为确保开评标工作顺利推进,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刘艳辉亲临现场指导开标工作要求:一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标区准备的食物、饮水、应急药品、疫情防控物资等,保证其有充足的体力和精力进行评审;二是严格规范评标区纪律,评标现场无关人员一律禁止进入,确保专家独立完成评审;三是投标人技术标、商务标全部“暗标”处理,防止因人为倾向打人情分行为;四是开评标音视频影像资料全过程留存归档,监管部门全程监督,严密保障项目公正性。据了解,本项目**个标段均采用经评审的合理低价法,随机抽取不同方法计算评标基准值,同时包含多个变量,有效防止围标串标和恶意投标情况的产生,实现了“用合理价格、选优秀队伍、建优质工程”这一招投标真正的目的。运用经评审的合理低价法,既有效杜绝了恶意低价低于成本投标和围标串标,又堵住了原有的成本分析评审中评委自由裁量权过大、没有统一尺度的漏洞,把“决定权”还给了市场,真正实现企业“投标不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