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金昌南坝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坝乡地方戏曲剧种普查 工作方案》的通知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各村委会:
根据文化部的安排部署、甘肃省文化厅《关于开展全省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的通知》(甘文厅发〔****〕***号)、《金昌市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金文广发〔****〕**号)和《永昌县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永文广发〔****〕**号),现制定《南坝乡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方案》并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一、普查的意义
地方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表现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千百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丰富的戏曲文化资源是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促进戏曲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普查,全面掌握我乡民族戏曲剧种的数量、形成发展历史、艺术特点、分布和流传地区、演出团体、人才状况、演出剧目、生存现状等,实现各村对地戏曲文化资源的动态化、科学化管理,更好地促进戏曲艺术繁荣发展。
二、普查的范围和内容
本次普查的范围是我乡境内各民族的传统戏曲剧种,如秦腔、陇剧、京剧以及本地剧种(包括皮影戏、木偶戏)等不同戏曲样式。普查登录的主要内容是:剧种名称、声腔、艺术渊源、形成时间、流行区域、剧目、音乐、表演艺术、舞台美术、主要演出团体、人才培养机构、报刊专著、代表人物等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三、普查方式
(一)统筹规划全乡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按照市、县文广局的统筹规划,由全乡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办公室和各村按照普查方案要求各司其职,做好普查工作。(二)统一标准普查实施标准化管理,乡文化中心统一制定普查使用的信息登录标准、操作技术规范和项目管理制度。(三)统一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平台,实行统一平台、直接登录的原则。普查工作机构按照不同权限和隶属关系在平台上对已登录信息逐级进行审核。(四)控制质量
为保证全乡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各村对普查全过程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建立剧种审查并由乡上复查、抽查的三级数据质量监管体系。
工作中以客观、真实、实事求是为原则,以普查戏曲资源、加强阵地建设、促进戏曲传承为根本目标,充分发挥各级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和非遗保护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各个环节工作,保证全乡地方戏曲普查工作顺利实施。
四、普查工作机构
按照市、县普查领导小组统一要求,乡普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设在乡文化中心,负责全乡普查工作日常组织和协调;编写全乡普查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负责全乡普查培训工作;组织信息采集登录;监审数据质量;复查普查数据;编写普查工作报告等。普查办公室指定一名联络员负责与县普查办联系,并协调联络各村普查工作。
各村指定专人完成本村的地方戏曲剧种数据采集、审核和报送;负责本村数据的核查和资料汇总。并及时将相关数据上报乡普查办公室。
五、普查时间和工作步骤(一)普查时间
全乡普查工作从****年*月开始,至****年*月结束。(二)实施步骤普查工作分为工作准备、信息采集和验收汇总三个阶段进行。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如下:*.工作准备阶段(****年*月至****年*月)(*)成立全乡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南坝乡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建立乡级普查信息平台。根据普查数据所需的存储容量和网络环境,建设普查数据机房,配置所需要的服务器、路由器、磁盘阵列等硬件设施,建设普查数据管理系统和普查信息服务系统。
(*)召开普查工作动员会,部署全乡普查工作,培训普查人员,发布普查工作标准、工作规程。
*.信息采集阶段(****年*月至****年*月)(*)开展实地调查,采集文字、图片、音像等数据资料。(*)各村将整理好的文字、图片等数据上传至普查平台,由乡文化中心审核数据。(*)乡普查办对已登录的数据进行复查,并按要求向县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办公室上报进展情况。
六、普查数据管理
各村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省、市县文化部门有关文件规定,认真做好普查工作,按时、如实、完整地填报普查资料。本乡所采集的地方戏曲剧种普查资料、档案由全乡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办公室实行备份管理,依法合理使用相关数据和资料档案,促进普查成果的应用推广。南坝乡人民政府****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