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歌颂新时代 唱响主旋律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为在全区大力营造“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浓厚氛围,进一步丰富全区群众文化生活。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合工作实际,以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巡回演出、志愿者进基层教学和云端授课等方式,举办内容丰富多彩、人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激发出来的信念信心和热情激情,转化为干实事、办实事、干成事的强大动力,推动党史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实践。红色村落唱赞歌在抗日战争时期,土脚村是潞城县第一个人民政府诞生地,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从****年到****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齐云,就在这里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救国运动,留下了光辉业迹。近年来,土脚村先后被确定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物保护单位,****年被国家住建部等四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近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红色文艺轻骑兵”来到了这个红色村落---黄牛蹄乡土脚村,把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送到了村民身边。《红星照我去战斗》、《沂蒙颂》一首首熟悉的旋律在这里唱响;《唱支山歌给党听》、《再唱山歌给党听》将我们对党的真心、真情表达了出来。优美婉转的旋律,抑扬顿挫的说唱,声情并茂的表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更使他们感受到了红色歌曲中的磅礴力量。下一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红色文艺轻骑兵”将继续奋力投身艺术创作,积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史学习教育送到基层,把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送到群众中去,引导群众“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进一步丰富我区群众文化生活,激发全区上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汇聚团结奋进力量。舞蹈教学进基层党史学习教育如何开展?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做法是在办实事上下工夫,开展了线下的“潞声潞色”特色课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文艺志愿者下沉基层,走到百姓家门口,亲自示范教学舞蹈动作,把红色广场舞健身运动普及到社区、乡村的每个角落,让广大人民群众在自己喜爱的文化阵地里流连徜徉的同时,潜移默化的融入到党史学习教育中来。家住合室村的王海霞一大早儿就来到村上的文化广场,和姐妹们一起跳广场舞成为她当下最喜爱的休闲娱乐方式。此时的她正在和老师学习新的舞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她告诉记者:“每个星期专业老师来辅导我们跳舞,自己的动作更加规范、好看了,每天跳跳舞,心情挺好的,一天比一天高兴。”与此同时,店上镇李家庄村的文化广场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老师手把手地教技巧,挨个纠正学员们手部和脚步的动作,学员们也聚精会神地听着老师的讲解,一遍一遍地练习着,力争让每个动作都做得完美。有了专业老师的教学,村民李海荣学得更加认真:“我特别喜欢跳舞,以前都是在视频上学习,很不规范,后来老师来了教了我们很多舞蹈,包括现代舞、藏舞等等,跳的特别开心”。为方便更多百姓参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以“潞声潞色”特色课堂教学为依托,深入基层一线,走进全区各个乡镇,把课堂搬在了群众的家门口。舞蹈教师来惠萍是天脊集团一名退休职工,通过加入志愿者团队,下乡向老百姓教授舞蹈,传递正能量。她对记者说道:“作为一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我将和志愿者团队一起办好潞声潞色课堂,继续开展好文化进基层,使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学好舞蹈。”接下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结合基层群众文化需求,组织文化工作者下到基层一线,支持和引导群众开展各类经典红歌广场舞教学,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广场舞健身的热情,让红色经典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中。微课堂上来学“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切入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贴近群众的活动,在“读、唱、奏、跳”中融入红色元素,让党史学习教育可听可唱,可感可悟,真正在群众身边“流行”起来。一大早,合室村村民魏永霞的家里就十分热闹,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和姐妹们学习新的舞蹈,看着视频规范自己动作,一举一动,都非常认真。她开心地告诉记者:“自从关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个公众号,上面每天能推出新的舞曲,我们姐妹们都在一块儿,每天能学到一支新的舞,跳得非常开心”。而此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文艺志愿者们正在录制新的舞蹈、歌曲、乐器演奏的视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艺志愿者李文娟说:“现在我们已经上传了十个视频,接下来我们还会陆续上传新的舞蹈视频,让更多的群众每天都有新的舞蹈视频可学可看”。一名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者加一部拍摄设备就是一个移动课堂,一堂微课、一段小视频,就可以让群众每天都有新的学习内容。同时,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积极组织全区行业楷模、基层优秀党员、文艺工作者、优秀志愿者参与进来,在线上开设《党史百年天天读》、《百首歌曲天天唱》、《百段舞蹈天天跳》、《百首音乐天天奏》专栏,让更多的群众享受文化惠民的成果。以往受时间、地点限制,课堂内容只能在室内开展,线上学党史学习教育专栏的推出恰恰弥补了这一短板,也为群众搭建了全新的学习平台,大家打开微信就能看见、听见,成功把“台上讲、台下听”的有形课堂转化为“大家看、共同学”的无形课堂。合室村村民王俊杰说,“比起坐在教室里听讲,这种形式非常好,我在手机上就可以听到红色故事,学习党的历史,了解党的历史,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结合,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持续在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文化下乡惠民等具体工作上下功夫,以志愿者进基层教学和云端授课等方式开设更多内容丰富多彩、人民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让广大群众有更多丰富的渠道,聆听红色故事、重温革命精神,不断增强学习教育吸引力、感染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文艺宣传润心田近日,潞华街道合室村新时代新思想文艺宣传队正式成立。来自合室村的**余名文艺爱好者,齐聚合室村文化广场,给村民们上演了一场文化大餐。一大早,村民们就满怀热情,盛装打扮,全身心的投入到表演中去,舞蹈《中华情》、快板《伟人颂》等精彩的节目轮番上演。刚刚表演完节目的舞蹈队队员彭爱平说道:“这些都是我们姐妹们自由组织自编自演,这样不仅给我们姐妹们带来了丰富的生活,也给老百姓带来了更大的乐趣”。台上演得好,台下看得欢。闻声而来的村民们欣赏着每一个节目,阵阵掌声时不时的便会响起。村民呼翠芳也迫不及待的想要加入其中,成为文化宣传队的一员:“潞华办给咱们搭建的这个平台,丰富了我们合室村村民的文化生活,我以后都要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演出人员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不仅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需求,而且还把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沁润进百姓心田,为全村人民的生活注入了满满的正能量。合室村党支部书记戴旭瑞说:“乡村振兴也包括文化振兴,合室村新时代新思想文艺宣传队的建立,目的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文艺表演,在寓教于乐当中,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通过良好的村风,带动全社会积极向上的民风,建设好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