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伊春友好区小蓝莓滚动大产业 绘就“莓”好“蓝”图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年*月**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友好万亩蓝莓产业园,对友好蓝莓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为友好蓝莓产业发展把脉定向。几年来,******牢记总书记嘱托,精准谋划,高效推进,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宽松的产业发展政策,鼓励投资企业进驻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创绿色品牌、兴区域经济、富一方百姓”具有区域特色的蓝莓产业发展之路。如今,友好蓝莓作为我市响当当的品牌已经名满全国。
五月的友好万亩蓝莓产业园,绿意盎然,处处充满生机。大棚里一行行蓝莓树已陆续开花,白色的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在产业园工作多年的技术总管董林学,一直是友好蓝莓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友好蓝莓园考察时提出:“一定要把蓝莓技术问题解决好,一定要培训,一定要办班,要实行科学管理”的谆谆嘱托,一直深深影响着他。几年来,按照总书记的指示,董林学全面了解和掌握不同品种在小兴安岭林区的自然生长状况和生理特性,挑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的蓝莓品种,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持续推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现在,蓝莓大棚新增**栋,增加了**个新品种,蓝莓园面积扩大了*倍多。按照总书记提出的“要打开思路,不要单打一,要注重多元化发展”等特指要求,友好蓝莓产业园坚持以多元发展为突破、以延伸链条为支撑、以提高职工收益为福祉,持续叫响蓝莓品牌,提升“蓝莓之乡”的知名度。经过不断实践和研究,现在,产业园蓝莓的种植方式已经由地栽改为棚栽,极大提高了蓝莓的品质和产量。截至目前,产业园区完成投资*.**亿元,园区内蓝莓定植面积达****亩、***多万株。
与此同时,友好蓝莓园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着重以蓝莓园区为平台,以蓝莓产业为主导,以蓝莓精深加工为主线,加快森林生态旅游、绿色食品等产业发展,并借助“友好蓝莓”品牌优势,着力打造了“蓝莓+旅游”林农观光旅游综合体,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园区通过引进航天果蔬技术,种植了太空西瓜、西红柿等品种,让游客在体验田间采摘、品尝纯绿色无公害健康食品的同时,可以尽情享受鸟语花香的大自然气息,使蓝莓基地成为辐射周边市区居民郊游、周末游的首选目的地。现在,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到蓝莓产业园休闲采摘、科普观赏、游览观光,感受蓝莓文化。在此基础上,园区还在蓝莓精深加工上下功夫,积极引导企业发展中高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蓝莓全产业链。
几年间,蓝莓产业已由单纯的粗放化种植向高质量、高品质种植加工一体化转变,由盲目生产蓝莓产品向围绕市场需求供给产品转变,由单一的蓝莓采摘园向综合性的蓝莓文化园转变,蓝莓产业已经在小兴安岭深处落地生根。现在,园区每年实现季节用工上千人,产业园正努力打造集研学、休闲、度假、销售、品尝和采摘于一体的绿色生态蓝莓旅游园区。在加快实现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步伐的道路上,“蓝色经济板块”正在绘******绿色化转型发展的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