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花博精神成最珍贵礼物 "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 每件花艺作品都需悉心呵护 摄影 周天舒 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开幕**多天来,一群来自国内外的园艺大咖,为游客们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和感动。这场花卉盛宴,留给人们的不仅是奇花异草、园艺杰作、律动生机,还有一份宝贵礼物——“开放创新、追求极致、拼搏奉献”的花博精神。 花博有期,但记忆与精神永存。 尽现开放创新之光 时间倒回一个多月前。 *月**日,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崇明开幕,正式迎客。 漫步花博园区,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罕见的绿色鸡冠花、兰花届的大熊猫“兜兰”等,还能感受世纪馆、复兴馆等的壮阔气魄。现场还设有国际友好城市展园、国际设计师园等,花文化的交流互鉴由此展开,擦出了创新火花。 “我们通过花博会,让更多人了解国兰及国兰文化,还结识了新朋友!”在花博会上,浦东新区兰文化学会会长曹爱华说,作为参展方,他们运用创新技术延迟了开花期,成功将精品兰花带到崇明,不仅开阔了经营视野,还能与同行深入交流。 花博会处处尽现开放创新之光。在国际设计大师园,“阿姆斯特丹狂想曲”展园设计师是来自英国的Alistair W Baldwin,他曾获切尔西花展银奖。“阿姆斯特丹狂想曲”色调为中荷两国的主题色——红色和橙色,旨在表现中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比如,园中以橙色渐变为红色的木屏风,搭配叶子茂盛的橙黄色系植物,同时呈现出荷兰风情和中国风情。 位于花艺馆内的日本花道光影馆也十分引人注目。在馆内,可欣赏到日本花道艺术家吉元烨子担纲制作的“朱夏”主题大型花道作品。“希望能为公众打造美轮美奂的多彩盛会!”冠名赞助商万通保险行政总裁张可说,此次参与花博会,并积极推出这个独特展区,正是体现了企业践行科技创新的理念。 “开放创新是花博精神的关键词之一。”花博会指挥部展览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花博会是首次在岛屿上、乡村中、森林里举办,也是各省、市及港澳台全部参加参展、室外展园建设最多、国外城市参展最踊跃的花事盛会。“借花博会东风,不仅有带着资金和技术的重磅花卉项目落户崇明,拥有丰富物种资源以及悠久栽培历史的本土花卉也在扩大对外开放。” 加班加点拼搏奉献 本届花博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背后的努力,不仅是简单的人力,更是每一位花博建设者、参与者追求极致、拼搏奉献的不懈付出。 当发现有游客反馈馆内有拥堵情况,当晚展馆出入口就得以调整完善;开幕初期,工作人员经常遇到游客问路,于是新增了****余块不同形式的导览指示牌;根据天气变化园内又增添了遮阴棚、休息椅,为应对梅雨季节,运营保障方还提前准备了雨衣、遮阳伞和饮用水,以备不时之需……“办一天花博,就改进一天工作。” 在****年的冬天,任元斌来到崇明,开始为期一年的挂职工作。没想到,这一待就是两年半。“来花博前我是一个景观设计师,现在设计、施工、造价、维护我都得管,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收获良多,代价也不小。“*+*”“白+黑”的工作节奏是常态。过去的两年多里,眼看着花博南园一点点成型,一天天变美,任元斌觉得值。 实际上,加班加点是每一位花博参与者的家常便饭。工人们深夜换花,成就了花博会“花开满园”的迷人景色;参展商彻夜布展,让游客们来花博会常看常新;设计团队付出数百个日夜的努力,只为呈现最美展园;运营团队不是在展馆就是在去展馆的路上。 …… 拼搏奉献,是花博精神的关键词,而这份干劲更是崇明迈向新发展的坚定步伐。 近两年,崇明不少旅游景区新建改建了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完成了厕所的设施设备和导向标志的完善;这些年,广大村民群众人人建功花博做贡献,*.*万户拆除旧棚,**万户整治居住环境,为花博会营造美丽乡村环境,大伙也发现崇明乡村越来越美了;通过不懈奋斗,崇明将底子相对薄弱的地区,加快建设成为上海最为珍贵,不可替代、面向未来的生态战略空间…… 每一个细节都追求极致 除了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拼搏奉献精神,花博园内极致的办博理念与创意也随处可见。 “生态”是崇明发展的根基,在设计过程中,为尽可能保留园区所在区域原生态风貌,花博园工作人员为崇明本地的水杉树预留出了规整岛屿。 “成年的水杉搬迁存活率极低,一旦湖区就地开挖,老树就很难幸免。”上海市水******设计师杨蔚为说。经过多方协调和论证,最终人为预留出老树周围规整的岛屿,这样一来,老树就能存活。此外,为了构建水生态系统,大家在园区种植了水生植物,面积达**万平方米,相当于*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底栖动物像螺、贝、蚌等,投放量达*吨多。经过系统治理,花博园区水质透明度达*.*米以上。 而放眼整个花博园区,更是将生态保护、环保设计等环节做到了极致。在花博南园门口整修一新的游客中心和洗手间,游客中心的屋檐上出现了好几个方形的缺口,只为给水杉树干留出伸展的空间;另一株水杉树,索性从建筑的屋顶“穿”顶而过,毫发未损。复兴馆只“造了一半”,原来,在展会结束后,施工人员会把展厅的平面大空间细分,通过再次规划建设使其成为“光明农业种业母港”所需的永久建筑。 在复兴馆南侧的两排座椅,不仅以各长**米的长度获得“上海最长观花长椅”的称号,而且它们来自光明食品集团回收的***.*万只利乐包牛奶盒,是全国最大的牛奶盒再生环保椅。 “别看两排长椅外观不起眼,从造型把控到循环利用功能设计,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花博会结束后,如果不需要这两排长椅,还可以还原成插片,在需要的地方再组成大小不一的椅子。 这样的花博精神,必将成为崇明后续发展的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