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蒲窝镇“富民产业”系列报道之一【小花椒滋养大产业,撂荒地变“金土地”】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农,天下之大业也。”乡村兴国家兴,百姓富国家富。今年以来,蒲窝镇以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为主要抓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产业集群、扩大规模”三条原则,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站在蒲窝村周家洼社公路边俯视脚下****多亩的花椒产业园,近万株花椒树迎风摇曳……*月的蒲窝西塬山地花椒基地内散发出阵阵麻香,一簇簇火红的花椒挂满枝头,漫山遍野的花椒树将整个山头染成了红色。
“以前,这里受地理条件限制,山地种植经济作物投资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现在,这里栽植了****多亩花椒,每年能为村集体和农户带来不错的经济收入!”提起产业发展带来的变化,蒲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董世同高兴的说。理思路,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年,按照“扶持一个合作社,带动整村贫困户”的思路,镇上积极筹措,招引致富能人在蒲窝村建办了灵台县满山红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余万元,在周家洼、耙子沟、旧庄*社流转土地****亩,建成了千亩花椒种植基地。去年已实现初挂果,出产干花椒*****多斤,收入**多万元。****年,继续流转土地***亩,全部用于花椒栽植,同时按照蒲窝山地花椒综合开发示范带建设规划,计划利用三年时间达到*****亩,形成以蒲窝村为中心,向新庙、塔贤、青山等村辐射发展的西塬山地花椒综合开发示范带。强配套,持续跟进保障服务。****年,镇上多方衔接汇报,争取资金,整修砂化基地生产道路*条,实施厂房改造、深加工设备购置、园区绿化美化等项目,建成办公用房***平方米,硬化晾晒场地,从根本上解决了基地发展的后顾之忧。建机制,切实助力群众增收。基地建立以党建为统领,“党支部+合作社+扶贫车间+农户”的经营模式,吸纳本地劳动力在花椒基地就近就便务工,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目前花椒已进入采摘期,“摘一斤收入*元,一天可摘**斤左右,收入可达***元,近期是用工高峰期,每天摘花椒的有七八十人左右,我每年在花椒基地务工能收入将近****元。”正在摘花椒的刘志中说。未来三年,蒲窝镇将依托西塬山地花椒综合开发示范带,建立以种植销售和产品深加工利用相结合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开发调料、籽油、芽菜等**余种饮食类和养生类深加工产品,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花椒产业,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有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全力推进产业振兴。(撰稿:许 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