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六安市传染病医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前公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六安市传染病医院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的严肃性、公正性及公众知情权,现将该项目环评文件基本情况及报告全文予以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期为公示发布后五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于公示期内将书面意见反馈至市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科(行政审批服务科)。
联系电话:****-******* 地址:六安市佛子岭中路市政务服务管理局二楼工程建设项目综合窗口施工许可(环保业务)窗口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一、工程名称:六安市传染病医院项目
二、建设单位:六安市人民医院
三、建设地点: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天堂寨路旁,院区中心地理坐标为N **.******,E ***.******。
四、环评单位:安徽******
五、工程基本情况和主要建设内容
六安市人民医院拟在六安市裕安区天堂寨路旁建设“六安市传染病医院”项目,估算项目总投资*****万元,项目总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其中地上约*****平方米,地下约*****平方米。主要包括传染隔离病区楼、普通传染病区楼及附属用房。
本项目建成后,六安市传染病医院床位数达到***张(其中含公安监管病区**张),日接待人数***人。
六、产业政策与规划选址符合性
(一)产业政策符合性
*.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年本)》的符合性分析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三十七卫生健康”中的“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符合性分析
****年月**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其中第三条中第(五)“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建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六安市传染病医院为非营利性、公立医疗机构,主要为附近及周边区域居民服务,方便周边百姓,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相关要求。
同时,于****年*月**日,取得了六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六安市发改委关于六安市传染病医院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六发改审批[****] **号),因此本项目符合地方产业政策。
(二)规划选址符合性
根据《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如下图所示,本项目用地性质为医疗卫生用地,符合《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要求。且本项目已取得六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六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六安市传染病医院规划方案的批复》(六自然函 [****] ***号),该项目用地符合当地政府部门相关要求。
七、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新建传染隔离病区楼、普通传染病区楼及附属用房,施工期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扬尘、废水、噪声、固废。
*.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工地要做到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之百,即为施工工地周边***%围挡;出入车辆***%冲洗;拆迁工地***%湿法作业;渣土车辆***%密闭运输;施工现场地面***%硬化;物料堆放***%覆盖。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对施工期扬尘的防治要求。
*.施工废水防治措施:施工现场建造沉淀池、隔油池等污水临时处理设施,对含油量大的施工机械冲洗水或悬浮物含量高的其他施工废水需经处理后回用于洒水抑尘,砂浆和石灰浆等废液集中处理,干燥后与固废一起处置,多余施工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施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施工噪声防治措施: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中的有关规定,避免施工扰民事件的发生。选择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午间(中午**点至**点)和夜间(晚**点至晨*点)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活动;设置围挡等。
*.固废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建筑垃圾、施工渣土要求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按照有关规定首先向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根据指定地点、运输路线、时间运行处置。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二)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院区内实行雨污分流,建设项目运营期检验科产生的酸性废水经中和设备进行预处理,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蒸汽消毒废水经降温池预处理。医疗用水经传染病区专用化粪池臭氧消毒后汇同检验科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共同进入新建地埋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中表*处理排放标准后经天堂寨路污水总排口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纳入城北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淠河。冷却塔、锅炉废水直接经污水总排口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检验科和显影科产生的含氰、汞、铬等重金属废液应规范收集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库,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建设项目有组织废气主要为污水处理设施恶臭、备用柴油发电机组产生的废气、食堂油烟、锅炉废气和医废库废气。
①污水处理设施恶臭:经收集后通过一套“UV+活性炭”除臭装置处理后通过*根**m高排气筒排放。其排放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中二级标准;
②备用柴油发电机组产生的废气:经一套颗粒物捕捉器+脱氮装置净化后由专用烟道引至室外通过不低于**米高排气筒排放,同时加强柴油发电机房机械通风。其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表*中相关限值要求;
③食堂油烟:食堂油烟采用油烟净化器进行处理,捕集效率为**%,处理效率应达到**%以上,处理后的油烟经专用排烟管道引至楼顶通过不低于**米高排气筒排放。其排放浓度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GB*****-****)标准中“大型规模”要求;
④锅炉房燃烧废气:锅炉房锅炉需安装低氮燃烧设备,产生的废气通过*m高排气筒排放。锅炉燃烧烟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排放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表*中排放限值要求,氮氧化物排放满足《安徽省****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排放限值要求;
⑤医废库废气:项目医废暂存间设置负压收集系统,产生的废气收集后经一套“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处理后的废气经**m高的排气筒排放,其排放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中表*标准。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建设项目噪声污染主要包括公辅设备噪声和外环境交通噪声等,建设单位拟采取以下措施:合理布局,高噪声设备设置减振基座置于单独设备房内,对设备加装消声器、设置消声屏障等减缓运营时产生的噪声;外环境交通噪声控制措施:应根据《中华人民环境保护行业标准-隔声窗》(HJ/T**-****)设置隔声量不低于**dB(A)的隔声窗进行隔声处理。
根据预测,项目厂界昼、夜间噪声排放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中*类区标准要求。
*、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①危险废物:包括医疗废物、重金属废液、废UV灯管、废活性炭、格栅渣、污泥(含污水处理站污泥和化粪池污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暂存于新建医疗废物暂存点,重金属废液、废UV灯管、废活性炭暂存在新建危废暂存库,污泥暂存于新建污水处理站。危险废物******进行处理处置。
②一般固废:纯水制备产生的废活性炭和废渗透膜,汇同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③厨余、生活垃圾:厨余垃圾经食堂设置餐厨垃圾专用收集桶收集。餐厨垃圾收集后委托有关单位回收处理。暂存于指定的垃圾桶内,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置。
*、地下水防治措施:
采取分区防渗:本次新建的污水处理站(含事故应急池)及污水管线、化粪池、柴油储罐区、医疗废物暂存间和战时医疗废物暂存间等采取重点防渗措施,生活垃圾收集间采用一般防渗措施,其他区域采取一般地面硬化。同时柴油储油间需设置围堰。
跟踪监测:在污水处理站调节池下游设置一处监测井。
八、环境风险防范
项目建成后,全院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类型为医院废水事故排放,可能对周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主要风险防范措施:①建立事故应急池:本次污水处理站建设后,同步新建事故应急池,要求事故应急池有效容积不小于日排放量的***%。,本项目在项目区西北角新建有效容积为****m*/d的应急事故池,满足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可做为事故状态下废水的收集。②事故废水截断措施:院区内实行雨污分流,院区排水系统分为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事故时,经转换阀转换管路,控制事故废水流入事故废水收集池,总排口设置控制闸阀,事故状态下,先切断院区污水管与市政污水管网的连接。院区雨水排口设置切断闸阀,院区雨水管同时与事故废水应急池和市政雨水管网相连,发生火灾时,通过控制闸门,切断院区雨水管与市政雨水管网的连接,打开雨水管与事故废水收集池的连接,收集含有污染物的雨水。③编制突发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九、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医院建立安环部,负责企业的安全、职业健康及环境保护等相关工作。大气、废水、噪声污染源监测计划,建设项目参照《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HJ****-****)中相关要求编制项目的环境监测计划。
十、总量控制指标
项目建成后大气污染物预测排放:SO*:*.** t/a、NOX:*.*** t/a、烟(粉)尘*.***t/a,根据倍量替代要求,市局核定总量:SO*:*.** t/a、NOX:*.*** t/a、烟(粉)尘*.***t/a。
十一、环境防护距离
本项目无需单独设置环境防护距离。
十二、环评总体结论
六安市传染病医院项目符合相关产业政策要求,选址符合《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安徽省“十三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等相关规划要求。项目建设无明显环境制约因素,项目建成后,能更好地为六安市及周边各区域居民提供医疗救治服务,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在落实评价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后,该项目各类污染物排放均能够满足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要求。项目的环境影响较轻,不会降低现有环境质量功能级别。在认真落实评价所提出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后,风险事故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基本可以接受的。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公示期间未收到相关意见和建议。
总体结论:项目在建设和生产运行过程中,在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落实环评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影响角度,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六安市传染病医院报批稿.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