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长治:全力做好水文章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动力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长治日报记者丁宇红报道:**月**日,记者自长治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市水利局专场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水利系统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进“五水综改”,河湖长制改革、河湖生态修复、水资源管理保护、民生水利等方面工作成效显著,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支撑和水保障。河湖长制工作体系全面建立。为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从“建立”到“见效”的全面转变,我市率先在全省设立了护河员管护队伍,推行“一河一档”“一河一策”“一河一图”,大力开展河湖“清四乱”及“清河行动”,全市河湖管护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与此同时,以河长制为总牵引,以浊漳河、沁河“两河”治理为重点,我市还实施了一批河流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全市河流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水利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市共投资约*亿元,累计改善和提高了沁源、武乡、沁县、壶关、平顺*个整体脱贫县以及全市***个整体脱贫村、**.*万脱贫人口的饮水安全条件,为我市取得脱贫攻坚最终胜利奠定扎实水利基础。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稳步落实。突出“三条红线”管控,通过采取关停水井、核减水量、置换水源等多项措施,大力开展地下水压采工作。编制印发《国家节水行动长治市实施细则》,组织襄垣、上党、平顺、潞城*个县区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水资源税改革工作全面完成,水权改革在长子县完成试点工作,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在多县全面开花。****年*月*日起,我市获准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制定的首部实体性法规——《长治市辛安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为辛安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供了可操作的法律依据。“十三五”期间,我市用水总量、万元GDP用水量降幅等指标均达到预期目标。 水利基础设施提质见效。县域水网建设加快推进,襄垣县小水网王桥蓄水池项目率先建成达效,潞城小水网天脊调蓄池和潞安调蓄池全部完工并正式投入运行,黎城南村水库工程初步具备下闸蓄水条件,屯留小水网工程(工业用水及农业灌溉用水项目)和武乡县东干线供水工程均获得重大进展,沁源县永和水电站、沁县西汤、武乡广志*座新建小水库全部实现蓄水达效,全市供水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水土保持治理项目顺利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统筹推进,重点工程项目示范带动,积极探索鼓励社会资本和民间资金投入水保建设。潞城、平顺、武乡、屯留等多个县区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十三五”期间共完成水保治理面积约***万亩。 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持续增强。严格压实水旱灾害防御责任,落实了大中型水库、重点河道的防汛责任人以及防汛物资储备,编制了重点县城及重点河流超标洪水防御预案,建立了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及县乡村三级山洪灾害防治微信群,应急演练、值班巡查、隐患治理等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全市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全面提高,切实保障了全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