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门江海区用扎实举措为民生“托底” 用高质量发展为幸福“加码”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是否有视频,加载播放器正文开始英南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图为该村村民积分管理宣传栏。何榕 摄  盘点发展,必数民生,江海区第十次党代会也吹响了奔向幸福江海的集结号。  江海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要推动民生福祉再上新台阶,让居民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江海区用扎实举措为民生“托底”,用高质量发展为幸福“加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推动共同富裕。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关于民生,党代会报告中充分体现“人民至上,满足向往”的理念。报告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造福人民作为最高使命,在促进共同富裕上迈出坚实步伐。重点在提高居民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等四方面发力。  过去五年,江海区民生保障水平达到新高度,民生投入**.**亿元,年均增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年翻一番,基本实现全民医保。接下来五年,江海区将进一步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将全面落实“就业促进九条”*.*版,持续推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接下来五年,江海区将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巩固提升社保统筹层次,加快发展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完善基本民生保障兜底机制,统筹健全社会救助、福利慈善、优抚安置等制度,加强对残疾人、孤儿、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关爱帮扶。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完善老年社会福利和救助体系。  高质量办好教育和医疗事业  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民生工程,备受市民关注。过去五年,江海区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高标准新建学校*所,升级扩建中小学**所,新增公办优质学位*万多个;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建成全市唯一的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并投资**亿元建设高水平三甲医院。  根据报告,接下来,江海区将把发展重点放在基础教育上,扎实推进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建设,实施公办中小学扩容提质工程,优化中小学校布局,增加公办学位供给,同时支持特殊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未来五年,江海区“双一流”教师的招引工程也将继续,优秀教师培养和引进力度将继续增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让更多的优秀教师在教育舞台上绽放精彩人生。  补齐医疗卫生短板,就是要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以实际行动守护好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江海区通过数次大规模核酸检测等行动检验其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能力。根据报告,未来随着医疗卫生短板的补齐,江海区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将进一步优化,区内二甲医院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得以充实,基层医疗机构队伍将得到充实,基层医疗水平进一步提升,打通医疗建设“最后一公里”。  持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过去五年,江海区社会治理成效突出,全国首批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创建工作获民政部高度肯定,英南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依法治区有效推进,江海区人大常委会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推进,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移交问题线索全部办结;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  今年,江海区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迎来新契机。在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吹响建设“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集结号的背景下,江海区将参与全市市域社会治理应用示范基地建设,为全市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展示江海力量、江海担当。  同时,根据报告,接下来江海区将深入推进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建设,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扎实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氛围。此外,完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最大限度把矛盾问题化解早、化解小、化解在基层。建立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防范发生各类治安、刑事恶性案件和个人极端暴力事件,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平安幸福不断“加码”。(江门日报记者李雨溪)正文结束附件下载开始附件下载:附件下载end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