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襄阳日报: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通讯员 骆作林 **月**日,高新区团山镇黄家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小时政务自助服务站”正式启用。该自助服务站配备了*台自助服务终端设备以及*台交管学习机,不仅让市场主体和办事群众少跑腿、就近办,而且实现了政务服务从*小时向**小时“不打烊”延伸。 作为襄阳首个社区级“**小时政务自助服务站”,提档升级的不仅是硬件设施和服务事项,还有社工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服务能力,也体现了团山镇党委政府当好“金牌店小二”的决心。 服务群众“零距离” 一走进黄家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咨询导办台的社区志愿者就主动上前询问需办事项,并引导居民进行相关办事程序。在大厅的政务服务显示屏上,显示着可办理事项以及办理事项所需的信息。 据了解,以前大厅服务窗口都是分科设置,如社保窗口只处理社保类事务。“多网合一”后,专科服务窗口全部变成综合受理窗口,居民不管办理什么业务,任何一个窗口都可受理。 “专科”变“全科”,变的不仅是窗口职能,更是对社工人员素质的考量。据了解,为了适应“多网合一”改革,社区组织社工人员进行“全科”政策培训、平台操作培训等系列培训,以满足为居民提供“全科”政策咨询、事项受理、代办等服务的要求。 同时,在大厅设置有“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对群众诉求进行整理,根据所属事项办不成原因协调反映,给予解决。后期也会以网格为阵地,组织社区党员群众收集居民高频事项的需求,并进行梳理,协调各职能部门增加政务服务事项的下沉。 便民服务“无盲点” 在大厅的一侧,**平方米的“**小时自助服务区”放置着营业执照受理机、**项社区公共服务项目自助查询机、人社自助查询机、公安身份证自助一体机以及交管学习教育终端平台设备,可办理个体营业执照、社保缴费查询打印、身份证换领、驾驶证扣分学习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 以前需要到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的事项,如今在社区就可办理,而且“**小时自助服务区”打破了时间限制,居民只需一张身份证,随时都能体验“指尖上”的便利。 “现在家门口就能办,不用排队,太方便了。”社区居民金义文说,用身份证往自助一体机上一放,不到*分钟就打出了自己所需的社会保险参保证明。 为了方便社区居民办业务,社区根据每款自助机的涉及事项进行标识指导,居民可以根据各自需求在各自助机上查询所需了解的事项,在导办员的帮助下根据操作流程提交办理事项、查询办件进度、领取办件结果。 提升功能“优服务” 据了解,黄家社区“**小时政务自助服务站”作为襄阳市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基层和“一网通办”的试点,从立项到启用仅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如此高效的背后,是团山镇党委政府希望通过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条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体现出更好服务居民的理念。 该项目立项后,团山镇党委书记、镇长及分管领导会同社区负责人对原有的服务大厅进行重新设计,多次到现场对空间布局、配套设施以及提示标识的设置提出指导意见,并安排专业人员到黄家社区对窗口服务人员仪容仪表、礼貌用语进行培训,安排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一对一的跟岗实操,提升社区窗口形象和业务水平,全力完善政务服务建设,使市场主体和居民有了更便利的体验感。 同时,将以往市场主体找部门的现象,转变为主动上门搞服务。黄家社区制定了“**小时自助服务区”“两委”干部率先服务的值班制度,联合“双报到”党员到居民身边了解急办、难办事项,进行协调、帮办,做到“您说,我来办”。高频事项做到身边办、马上办,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团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黄家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作为全市“一网通办”的试点标杆,将按照全市“一网通办”的要求和部署,当好“金牌店小二”,打造“金牌示范店”,为优化营商环境和便民服务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