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泉稳中有进开新局 奋楫前行谱新篇——2021年全市经济工作综述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图片附件
图为中电阳泉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张哲远摄
图片附件
图为阳泉万达广场项目。张哲远摄星河灿烂望北斗,勇立潮头逐浪高。伴随着新时代奋进的号角,刚刚过去的一段时间,我市经济领域捷报频传——中电阳泉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B*地块**栋单体建筑已经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项目整体建成后,预计有***多家与数字经济产业相关的企业入驻。平定璞润朗**MW分散式风电项目风机吊装全部完成,不久可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万吨,减排二氧化碳*.**万吨,为我市能源革命、能耗双控作出贡献。阳泉万达广场项目商业综合体施工现场,工人们在做好防寒保暖的前提下,进行外立面砌筑、幕墙和屋面采光顶施工,争取春节前完成外墙砌筑。国道***、***线阳泉市绕城改线工程阳涉铁路上跨桥主桥顺利合龙,标志着国道***、***线阳泉市绕城改线工程取得重大节点性胜利。今年以来,在严峻复杂的形势下,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并落实“*****”总体思路和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推动全市经济稳中向好,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综合施策 稳健开局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年,意义非凡。这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为现实,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开启。这一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十四五”如何迈好“第一步”?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我市明确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机遇,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任务,做到“四个坚持”,围绕“五大定位”,实施“十大战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奋力谱写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阳泉篇章。这一年,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综合施策,定期研判经济形势,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全市人民埋头苦干、奋楫前行,迈出的每一步都铿锵有力。新年第一天,全市开发区****年第一期“三个一批”活动举行。把项目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硬支撑、硬抓手、硬任务,推动全市转型呈现强劲态势,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月**日,全市****年第三季度重点项目观摩暨“看、述、评”活动考核通报点评会召开。活动通过看项目、述工作、评成效,进一步鼓舞士气、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全力以赴冲刺全年目标任务,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全市上下把准战略方向、紧盯战略目标,突出战略重点、明晰战略路径,坚持“*****”总体思路和部署,全力以赴实施好工业赋能育新、数字经济优先发展、服务业扩容提质、创新引领、营商环境首位、开放格局重塑、全域协调、生态筑基、红色领航、民生提质“十大战略”,奋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月至**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累计**.*亿元,同比增长**.*%;财政总收入***.*亿元,增长**.*%,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增长**.*%。此外,*月至**月,全市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超过煤炭工业增速*.*个百分点,实现了近年来少有的质量跃升。落实项目 推动转型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推进产业转型,项目是第一支撑。时至寒冬,我市项目建设的脚步仍未停歇。“热乎乎的品牌套餐出炉了,快来选购吧”“生命安全排第一,安防车正在巡逻中”……在阳泉高新区走一圈,市民可以在不少地方发现新石器商用无人车的身影。这是我市正在建设的新石器“*G+无人车”商业化应用示范项目。阳泉作为国家支持的智能物联网应用基地试点城市和山西省支持的首批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市之一,发展数字经济有基础、有优势,有场景、有前景。目前,新石器“*G+无人车”商业化应用示范项目已完成远程驾驶指挥中心、无人车智能化展厅等建设,引进了无人车。项目全部建成后,无人车可在零售、安保、餐饮、医疗卫生、生活服务等多个场景应用,为市民提供个性化、多元化、高品质服务,助力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市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一个缩影。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未来五年,我市要通过实施工业赋能育新、数字经济优先发展、服务业扩容提质战略,加快形成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型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多领域产业协同发展的“*+N”现代产业体系,走出一条多产业协同、多业态融合、多链条互补的产业转型新路。在前期招商引资中,我市实施多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月至**月,全市签约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完成省定目标的***.**%。其中,年产*万吨六氟磷酸锂及添加剂项目、单层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改性尼龙*项目、锂电石墨负极材料项目等**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占全市所有签约项目的**.*%,为我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支撑、注入新动能。在项目建设中,我市狠抓项目第一支撑,开展项目建设、谋划、招引“百日攻坚”行动,强化项目谋划、前期、建设、竣工“四库”管理,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创新开展重点项目观摩暨“看、述、评”活动考核通报点评,推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开花”。阳泉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根基是工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力也是工业。在“双碳”目标和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背景下,我市把推动传统产业高端智能绿色发展、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年来,我市传统产业持续优化——华阳集团重点推进*G技术应用和智能化矿山建设,大力推广绿色开采技术应用,新景公司两个智能化工作面全省首家通过验收;裕光煤电盂县*×***万千瓦发电项目实现双机投产发电,可以让机组在发电量不减少的情况下,每年节约标准煤**万吨……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我市碳基、半导体、新型有色金属、绿色建材、新能源电池等新材料产业链加快集聚。*月至**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数字经济壮大成势,*G创新融合示范应用走在全省前列,获批省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县城以上建成区实现*G信号连续覆盖,依托百度、中国电子等龙头企业,引进了麟诺科技、新石器等重点企业。促进服务业扩容提质,既是破除“两高”瓶颈、稳定经济增长的紧迫工作,也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供给品质的战略任务。今年以来,我市大力发展平台经济、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业、康养产业,*月至**月,服务业投资增长**.*%,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一年来,我市深化与华远陆港合作,数字科技产业园揭牌,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工程,“阳泉记忆·****”文化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阳泉段)等项目加快推进。动能转换 蹄疾步稳改革创新动力更加强劲地方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一年来,我市聚焦“三无”“三可”要求,以改革破坚冰、拆壁垒、去门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我市按照简政放权简便化建设要求,发挥集中审批制度优势,推行企业开办“****”极简审批模式,通过推行“一表、一天、一环节、零费用”,不断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动力;加强审批监管协同联动,推进监管执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梳理权力清单****项,推行“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打造***件“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套餐,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全程导办、帮办和代办服务;制定出台**余项创新政策,不断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不断创优的营商环境,推动了市场主体活力迸发。到**月底,全市市场主体达*.**万户,同比增长*.*%。一年来,我市积极对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阳泉至蒙古国达尔罕国际联运班列顺利开通运行,天津港海铁联运班列正在积极推进,我市打造国际陆港铁路口岸作业区迈出实质性步伐。同时,主动融入山西中部城市群、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我市正在全省“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中展现阳泉担当。此外,我市积极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全力以赴支持华阳集团专业化战略重组,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联手组建******,做大做强做优燃气产业,改革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到目前,我市有*********制改革,国有企业发展动能进一步释放。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今年以来,我市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统领,深入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创新创业升级工程、创新人才引育工程、创新文化提升工程“四大工程”,培育发展新动能。到目前,山西智创城*号建设成果喜人,阳泉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挂牌,省级创新平台达到**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家,依托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和华阳集团培育*所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落户我市。如今,我市“一城、一院、多中心(室)”创新平台体系已基本形成。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扬帆“十四五”,启航新时代。市委、市政府正带领全市人民,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谱写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阳泉篇章。 (史兆慧 张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