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我县槎滩陂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我县古代水利工程槎滩陂近日被国务院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我县第二个国宝级单位,另一个是****年*月被中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庐陵文化的发源地白口城遗址。  我县槎滩陂是我省古代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由南唐天成年间金陵监察御史周矩于倡修,其子、孙续修的,公元***年家住金陵的世家大族,三国名将周瑜的**世孙周矩为避唐末之乱,携全家老少举家迁徙到泰和县的螺溪镇,周矩来到这远离纷争的乡村定居,他买了几亩田土,期望过上安定、悠闲的田园生活。在与农民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他深切的体会到当地贫穷的农民有田缺水,受旱欠收之苦,决心为民兴修水利造福一方百姓。此后的两年时间,经周矩的精心筹划,公元***年冬,周矩带领当地村民选择在牛吼江上游建筑槎滩陂。他们将木桩打入河床,再编上长竹条,遏挡水流,然后填筑粘土夯实,形成陂坝。在主坝上层垒叠筑的红石条是最早的筑坝材料,已阻水千年。槎滩陂建成后,周矩父子带领乡民开挖灌溉渠道**条,使当时禾市镇和螺溪镇****多亩田地变成吉泰盆地的鱼米之乡。史料记载,周矩父子生前对古陂管理制定了完善的制度,成立了由陂长负责、各有业大户轮流执政的管理机构。还置办了田产,获取古陂的日常维护经费。由于历代官民的保护维修,槎滩陂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灌溉着泰和、吉安两县四个乡镇的*万多亩良田,对我国现有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