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东凯里市:“三化三变”深化“双报到”机制推动社区治理大提升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年来,凯里市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城市基层治理新路径,针对当前城市基层治理存在的责任“条块分割”、部门联动不够、党员干部作用发挥不畅等问题,在创新组织联结方式、优化社区服务平台、健全评价考核机制等方面下真功夫,通过“三化三变”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党员到社区服务群众“双报到”机制,有效凝聚城市基层党建合力,有力推动城市党建与社区治理“大提升”,不断增强了社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一)深化组织联结,组织体系由“零散式”向“一体化”转变。一是机关党组织兼合式联结。采取每名市领导联系包保*个街道、每个单位联系*个社区网格并结对N个小区的“*+*+N”模式,健全“兼合式党委、总支、支部、党员街巷长”四级组织体系。去年以来,全市组建兼合式大党委*个、社区党总支**个、网格党支部***个,选派驻社“第一书记”**名,加入社区兼合式党支部机关党员****名,机关党组织党员深入***个小区开展服务,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二是学校医院参合式联结。将学校、医院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参合式联结,教师党员每周在社区“四点半课堂”轮流辅导学生;医护党员每月深入社区开展约诊、义诊等志愿服务*次以上。通过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五事联办”,有效解决部分楼院党支部无阵地、小区无物业、群众办事难等问题。三是驻凯国企融合式联结。落实驻凯国企离退休党员融合到社区党组织政策,引导驻凯企业专家党员、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退休党员与社区党员联谊,帮助解决社区居民“民生”问题。全市*个驻凯国企与*个社区联结开展社会化服务。四是“两新”组织整合式联结。整合“两新”组织党组织资源,按照个体私营、律师、互联网、龙头企业等行业划分,着力打造行业党建共同体,在服务社区和群众上实现活动资源联用、信息联享、活动联办、服务联做,有效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服务社区水平,目前,全市成立个体私营协会、律师等行业党委*个,****余名“两新”党员全部下沉社区开展服务。(二)优化服务平台,服务方式由“闭合型”向“开放型”转变。一是安置社区“志愿服务”示范化。引导职校、医院等党组织在易地移民安置社区建立党员志愿服务示范基地*个,在职党员认领移民安置社区办事、就业、就学、就医、购物、休憩、出行等服务岗位,解决社区服务需求大、服务不专业的难题。如,杭州路社区的一中、职校、卫生院等单位党员为移民提供义诊、义教等**项服务,促成*个社区获评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二是老旧小区“物调委”实体化。推行“党支部+物业+业主”的“红色物业”管理模式,以党支部、物业、业主“三方共议”为载体,组建街道物业调解委员会*个。利用社区和物业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及时掌握网格情况,在职党员调动楼栋长、单元长、业主等精准做出快速反应和处置,推动老旧小区从“无人管”变为“有人管、管得好”。如,大十字南山社区充分发挥“物调委”作用,有效破解小区治理难题,有力扭转了小区过去管理混乱、卫生脏乱、消防通道堵塞等,实现了小区从“乱”到“治”的华丽转变。三是商业街区“商宇党建”有形化。按照“四在商宇”(堡垒建强在商宇、党员履职在商宇、和谐共治在商宇、贴心服务在商宇)模式组建商圈党建服务中心,引导经济、法律领域的党员为商圈企业、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指导服务。目前,党建服务中心为商圈企业、社会组织提供指导服务***余次。如,凯里坐标广场商宇党建中心为**多家商圈党员、流动党员和周边群众提供党建活动、企业沙龙等服务。四是城镇社区“巷长制”常态化。全部为***个街(巷)配备了党员街(巷)长,组建***支街巷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文明卫生城市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化解矛盾纠纷***起,党员办实事****件,无偿法律援助**起,解决就业****人,同时助推凯里去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巷长制”引导居民参与市容秩序管理的做法今年获得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经验推广。(三)强化评价机制,问效工作由“单干式”向“集成化”转变。一是党建考核双岗问效。将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作为部门党建季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报到党员的服务纪实由社区签章确认,市委组织部年中查验核实,年底量化分值,构建“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问效双岗位”的考核机制。二是单位考核跟踪问效。派出单位对在职党员到社区服务情况进行日常登记,负责在职党员到社区服务的监督,配合市直各党工委不定期跟踪考核、评绩问效。目前,全市在职党员下沉社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件,其中市领导常态化牵头化解小区问题楼盘**个,惠及群众*万多户。三是社区考核日常问效。社区对下沉党员开展党员奉献积分、支部星级管理,对在职党员服务业绩作出客观评价,形成考核评价意见报街道党工委和市委组织部,作为在职党员评优评先和干部任用的重要参考。四是群众考核多元问效。社区成立在职党员活动监督小组,对在职党员在社区认岗领岗情况进行监督。每年底组织群众对在职党员参与小区治理和服务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倒逼党员及时服务、有效服务。目前,全市**个社区建立群众监督小组**支,开展在职党员发挥作用评议监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