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门推动文化强市建设 不断增强新时代侨都软实力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是否有视频,加载播放器正文开始我市精心筹划梁启超诞辰***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图为梁启超故居。  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报告提出,要推动文化强市建设,不断增强新时代侨都软实力。这为我市在新发展阶段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力推进文化强市、增强新时代侨都软实力吹响了“冲锋号角”,既坚定信心又振奋人心。  吹响奋进号角,迈向强市征程。我市文化界结合全会报告内容和自身工作实际,纷纷表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全会精神,真抓实干,以“拼抢赶超”的进取姿态,深入推进“六大工程”,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全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  江门五邑银信(侨批)专题展成功举行;江门原创侨批舞剧《侨批·家国》成功首演;“少年中国说”等特色活动品牌不断擦亮……过去一年,江门高质量发展步伐不断迈进,与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日益密切。  全会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全面发挥侨资源优势,打造世界华侨华人文明交流互鉴重要基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  “侨”是江门最大的特色,侨资源是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资源。江门被赋予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的重要使命,已初见成效。  目前,我市已成功创建“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正扎实推进创建国家级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加强对侨乡文化的整体保护,增强与华侨华人沟通,增强他们对“根、魂、梦”的认同感。  “全会报告激励我们加油干,为全年工作吹响冲锋号。”市文广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邝积康表示,报告对文广旅体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该局将聚焦“侨都赋能”工程,全力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持续推动**个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其中赤坎古镇华侨文化旅游展示项目争取在国庆节正式开业运营,推动引进和培育大湾区首店经济、美丽经济和时尚产业,打造国际高端产品中国首发地。加快推进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打造成为侨博馆新标杆。同时,高水平办好第二届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配合有关部门精心筹划梁启超诞辰***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市委推进‘侨都赋能’工程,打造世界华侨华人文明交流互鉴重要基地,对文艺战线、文艺事业‘走出去’‘引进来’提出了更高要求。”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梁培招表示,今年市文联将高水平举办第四届粤港澳写生摄影文化节,扩大海内外影响力。依托江门“中国舞蹈之城”“中国曲艺之乡”品牌,打造国内外舞蹈、曲艺、合唱、儿童文学等交流互鉴重要基地。  “以起步即加速、开局即冲刺的精气神,保持‘拼抢赶超’的进取姿态,真抓实干,迅速行动,在完成常规工作的基础上争取更大的发展。”市文化馆馆长蔡朝阳表示,市文化馆将为积极创建国家级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贡献力量,做好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传承、发展和宣传、弘扬工作。同时,充分发挥江门五邑联合文化馆创作基地作用,积极组织各类采风、研讨交流活动,推动侨乡特色题材创作,打造侨乡文艺精品。  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以文为桥,以文兴城,让文化成为城市繁荣的催化剂,让江门成为读懂中国的“窗口”。  江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便是广东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门户之一,孕育了明代大儒陈白沙、维新先驱梁启超、“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等名家。据不完全统计,祖籍江门的院士有**位,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建设文化强市,江门有基础有条件。”邝积康表示,今年市文广旅体系统将进一步增强文化强市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将出台实施《江门市关于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优化文旅产品供给,提升文旅综合竞争力。推动侨乡特色题材创作,打造侨乡文艺精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抓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新型阅读空间和“粤书吧”等特色品牌建设。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积极创建国家级侨乡文化(江门)生态保护实验区,推进江门市非遗综合展示馆建成开放,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甘化厂工业遗址、长堤历史风貌街区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力度,建设人文城市。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梁培招表示,聚焦文化强市建设主战场,以“拼抢赶超”进取姿态,实施文艺志愿服务、文艺精品提升、文艺“双创”孵化、文艺人才培养、文艺组织系统建设等五大行动,赋能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文/图江门日报记者易航)正文结束附件下载开始附件下载:附件下载end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