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三代公路人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视频 s 视频 e 图集 s 图集 e 正文s 德保公路养护中心 黄青青我的爷爷黄英庭出生于上世纪**年代。****年,风华正茂的他进入百色市德保公路养护工区,成为一名养护工人。当时的养护工作主要靠人力,吃住都是在道班,住的是自己用石头砌的茅草房,那时候没有电,只有煤油灯。一把锄头、一个簸箕就是他们每个人的劳动工具,每个道班配备一辆手推车,每当上路作业时,爷爷便带着三四个工友护着一辆手推车,带上劳动工具、水壶和中午吃的饭菜,沿路养护。寒来暑往,从不间断,汗水洒遍一条条崎岖泥泞的路,但是他们乐在其中。那时候,爷爷最自豪的事情便是路面变平整、道路变通畅、群众出行有保障。****年,爷爷带着对公路养护事业的眷恋,从养护一线退休。同年,我的父亲黄景革在爷爷的耳濡目染下,毅然决定进入公路系统,在百色市德保公路段(今德保公路养护中心)燕峒道班开始他的公路梦。父亲继承了爷爷勤学苦干的品质,在认真做好养护生产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公路专业知识,于****年取得中级工程师资格证。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父亲对公路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无私奉献,得到上级肯定,于****年到德保公路段从事劳资工作。劳资工作要求精、稳、准,而在那个计算机尚未普及的年代,父亲经常一个人对着一堆报表,一忙就是一整天。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依然在学习如何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努力成为一名综合素质过硬的劳资员,为德保公路工作有效运转挥洒辛勤的汗水。我出生在上世纪**年代,对公路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亲切感。大学毕业后,我顺利通过人事招考,进入德保公路养护中心工作。在我入职的短短几年里,爷爷和父亲说了一辈子的公路,渐渐在我眼前变得鲜活起来。我看到一线养护工人顶着烈日或冒着严寒在公路上不停忙碌的身影,看到他们汛期抢险时奋不顾身的身影,我深深地被这个平凡而伟大的职业所震撼,也许这就是公路的魅力吧,让爷爷、父亲以及许许多多的公路人甘愿为它奉献一生。群山连绵,长路蜿蜒,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将带着三代公路人对公路的热爱和执着,投身到公路工作中,以微薄之力,助力公路事业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正文e 附件s 文件下载:关联文件:附件e 其他s 其他e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