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新会全力落实“园区再造”工程 推动产城深度融合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是否有视频,加载播放器正文开始图片附件新会区以枢纽新城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打造交通互联、产业互补、功能融合、宜居宜业的城市。图为梅江农业生态园。 殷浩轩 摄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一批承载大项目、大集群的大型产业集聚区。 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组织架构优化再造,推动开发模式优化再造,推动运营管理优化再造,推动产城功能优化再造。 新会区正紧密围绕全市“工业立市”战略部署,全力落实“园区再造”工程,聚力加快推进“一园三中心”建设,主动担起“首善之责”,善做善为,举全区之力推进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新会片区建设,突出产城融合,大力打造产业链条完整、配套体系完善、内生动力强劲、综合效益突出的湾区重大产业平台。 江门日报记者钟珍玲 坚持规划引领全力落实“园区再造”工程 来到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西片区的路网已基本建成,中央湿地公园首期工程也已建成启用,污水处理厂完成主体工程并顺利运行,中创新航江门基地项目等龙头项目平稳落地,新会一中凤山湖校区等一批园区配套学校、医院、商业设施正加快规划、建设,一片生机勃勃。 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的繁荣景象,是新会园区建设的缩影。目前,新会区正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合作区机遇,聚焦全省标杆园区目标,建设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新会片区起步区,全面提升园区建设质量,争取达成****年园区产值超****亿元的目标,打造绿色低碳、智慧高效、产业协同、宜业宜居的国际一流现代化产业集聚区。 围绕“借鉴、创新、融合、共赢”发展理念,新会坚持规划先行,依照“一张蓝图绘到底”大原则,重点建设六大特色园区,高质量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新会将按照一个街区、一个公园、一所学校、一家医院、一个产业服务中心“五个一”标准,引入江门市、新会区两级教育、医疗等资源,打造充满诗情画意、景色宜人的葵乡宜居环境;****年内,以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新会片区起步区为重点,按照“九通一平”标准,全面完善道路、通信、水电气等基础配套设施;推行“一园一策”,加快各园区服务中心建设,并以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和珠西新材料集聚区为试点,打造“一站式”政务服务入口,及早介入谋划用地、用林、用能、环保等发展要素保障,优先满足和解决重点基建项目、重点产业项目的需求,为项目落地见效提供支撑。 建设过程中,注重战略空间和产业发展“两个留白”,保障江门全市重大战略项目引进,留足产业延链和升级空间。 具体来说,北组团的新会智造产业园重点对接深圳优势产业,优化产业布局,打造深莞地区优质产业资源转移承载地,主动承担中欧合作重点任务,加强与欧盟国家在绿色经济、数字技术、智能制造、机械装备等产业上的合作,打造成为中欧(江门)国际合作重点发展区; 东组团的珠西新材料集聚区抢抓深中通道、中开高速公路即将开通的重大机遇,落实对接措施和工作清单,聚力新材料和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链; 南组团的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主攻与港澳、RCEP成员国合作,对接支持服务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推动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加速成型,重点发展PCB电路板、电子元器件、新材料(石化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共建大湾区宜业宜居宜游产业示范区。随着中创新航、巴德富、福斯特等“链主”企业相继落户,新会区推进“以商引商”,全力“招大引强”,主动出击开展精准招商,重点引进相关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力争为新会区工业园区布局一批优质项目,构建上下游协同发展的全产业链条。 同时,按照市委“园区再造”工程要求,新会区积极探索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实践,大力推动园镇融合、园镇一体,探索建立“管委会+国资公司”管理模式和园镇一体的运行模式,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招商、统一服务和分工合作一体化运作,充分发挥国资在园区建设、产业培育、经济转型、资本积聚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加快扩容提质“以城带产”培育经济“高产田” 如今,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已经成为重要城市地标,由此延伸开来的,是新会日新月异的立体交通网络。银洲湖高速全线、深茂铁路深江段、珠江肇高铁、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等重点交通工程加快建设,江门大道南(西)线、今洲路、启超大道二期、银港大道等城市道路项目进展顺利,以江门站为引领,新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快速融入“黄金内湾”。 “以城促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是实现产城融合的关键。新会区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主动扛起建设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责任,强化制度引领,严选品质项目,精准发力,以枢纽新城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打造交通互联、产业互补、功能融合,职住平衡、宜居宜业的高质量发展“江门样板”。 在交通建设方面,坚持协调发展,强化区域协作联动,全面加快交通项目建设,构建内通外联的高快速路网,以江门站为中心着力打造示范区“**分钟通勤圈”,积极融入大湾区“*小时经济圈”,主动对接港珠澳大桥、黄茅海跨海通道。 在城市提质方面,加快完善枢纽新城城市功能建设,一方面,加快打造金融高地,提速江门农商银行总部大楼、悦泰珠西金融中心等区域性地标建设;另一方面,加快打造商服高地,完善公共服务配套,高标准建设新会中医院新院、新会文华广场、新会实验幼儿园、枢纽新城体育运动公园、枢纽新城教育项目等项目,打造新城都市品牌。 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用好新会“效益十条”,推动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形成工业发展优势区;着力打造轨道交通产业园、新会创新走廊等重点平台,加快培育和引进龙头型、链主型企业,为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产业支撑。 未来,新会还将加快优化区域内产业布局,坚持“以城带产”,全力打造珠西枢纽门户,持续扩大中心城区辐射力度,下足“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增强服务全域的现代金融、国际商贸、信息枢纽、教育医疗等功能。同时,树立“亩产论英雄”鲜明导向,严守主城区工业用地保护线,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和低效企业转型,推动要素资源向经济“高产田”集聚,实现产城功能优化再造,推进产城深度融合。正文结束附件下载开始附件下载:附件下载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