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笔山镇:“六抓六促六化”助推垃圾分类获实效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为抓紧抓实抓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居民知晓率,增强垃圾分类的主动意识,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笔山镇高度重视、周密部署,采取“六抓六促六化”工作机制,扎实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我镇落地落实,长效运行。
抓队伍建设促分类专业化。一是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村(社区)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印发了《笔山镇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内容,明确任务分工,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二是组建专业环卫队伍,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来做,招聘环卫保洁员和督导宣传员,进行“定制化”的业务培训,全力提升其能力水平,环卫保洁员定时对收集点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再分类,并对农户分类垃圾进行检查和指导,督导宣传员深入街头巷尾开展垃圾分类政策宣传,巡察监督分类运行情况,确保垃圾分类取得实效。    抓宣传形式促操作简易化。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和森林防灭火等重点工作,利用微信群、村村响、标语横幅等形式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充分利用赶集日,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和现场讲解的方式,重点讲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案例科普分类知识,详细介绍“什么是垃圾分类”“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如何正确分类和处理”等知识,鼓励广大居民学习、熟识并牢记生活垃圾分类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二是创新宣传形式,积极开展“小手牵大手”等亲子活动,通过在辖区学校召开专题讲座,向学生讲述垃圾分类相关知识,设置有奖竞答环节,激发他们参与竞答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培养儿童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并鼓励他们积极向家长传递垃圾分类理念,引导学生主动牵手家长共同践行垃圾分类,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目标,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加深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让垃圾分类的意识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抓设施配备促处理标准化。一是“静态”收集,在重点场所和人员密集处,规范设置多组垃圾分类箱,按照“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类设置对应的桶身颜色,并在垃圾桶身正面印上醒目的图文标志,时刻提醒居民进行正确的投放操作;二是“动态”处理,因地制宜设置笔山镇垃圾运转站,配齐配足各类转运车辆,构建统一完整、运转顺畅、闭环高效的垃圾转运体系,即各村将垃圾分类收集,镇通过垃圾运输车集中运输到相关部门,市级部门再将垃圾分类焚烧进行火力发电,不但有效控制二次污染,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减少垃圾堆放占地污染环境等问题,还改善了城市电力供应,真正把垃圾变废为宝。抓分类模式促投放科学化。一是明确分类模式,根据“分类处理、源头减量”的工作要求,把生活垃圾分为装修垃圾、大件垃圾和日常生活垃圾三大类,日常生活垃圾分类以“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为基本类型,确保有害垃圾单独投放,努力提高可回收垃圾和厨余垃圾的单独投放比例,逐步降低其他垃圾占比;二是细化分类方法,坚持“化繁为简、简单实用、注重实效”的原则,让复杂的垃圾分类认知简单化、操作简易化,让绝大多数群众易学易用、易记易分、易于实施,采用“二次四分法”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引导农户进行源头分类,对“易腐烂垃圾”采取堆肥还田、沼气发酵等方式进行就地资源化利用,“可回收垃圾”采用农户存放,达到一定数量后由农户自行预约可回收垃圾服务站经营人员上门回收或送至可回收垃圾服务站回收,“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就近投放至周边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亭,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分类投放。抓试点谋划促提升品质化。一是持续推进试点设施建设,以凤凰社区和八坪村为试点,规范建设“一站八亭”(即一个可回收垃圾服务站和八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亭),可回收垃圾服务站为保洁员提供短期存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场所,由保洁员再次进行规范分拣,并转交相关部门进行下一步无害化处理,垃圾分类收集亭用于群众投放各类垃圾,保洁员在垃圾分类收集亭再次对农户分类未彻底或错分漏分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的准确率;二是以点带面,带动全镇垃圾分类工作,着力打造凤凰社区和八坪村垃圾分类示范点,在试点的前三个月由保洁员定时上门指导农户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和投放,巩固垃圾分类成效,三个月后由农户自行分类再投放收集亭,形成长效机制,循序渐进,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分类方法,开辟一条“可操作、可复制”的分类路径,切实改善我镇人居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打造美丽、宜居、生态的新城镇。抓管理机制促监督常态化。一是充分发动群众力量,鼓励广大群众参与农村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定期开展农户、保洁员评比奖励,设置荣誉榜等方式,对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农户采取一定的奖励政策,激发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促进群众形成自觉参与、相互监督、自主管理的意识;二是逗硬督查考核,按照“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的原则,建立常态监督机制,由镇纪委牵头成立专项监督工作组,定期对行业管理部门和村(居)进行督查考核,对各单位工作落实情况不定期进行通报,对工作滞后或影响整体形象的单位和个人,将严肃追责问责。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