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金东反诈半年报出炉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听信网络刷单可以赚钱,学生险被骗走*万多元;想申请网络贷款,差点被骗*.*万元……提到“诈骗”,大家是不是下意识想起老年人被骗子忽悠买保健品的场景?*月*日,记者从金东公安分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区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中主要被骗群体集中在“**后”和“**后”,占比达**.*%。根据金东公安反电信网络犯罪中心的数据显示,如今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手段层出不穷,花样不断翻新,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公安工作人员分析个案后发现,“**后”“**后”被骗集中在信贷理财、购物消费、招聘兼职案件上,这与该群体热衷上网、对新鲜事物接受程度高的特点相符。“其实不是受骗者缺乏警惕意识,而是骗子在设计骗局时就像人工智能一样刻画出最容易受骗的‘受害者画像’,一环扣一环让人防不胜防。”金东公安分局副局长钱利成介绍。梳理发现,今年上半年,我区网络兼职刷单诈骗占**.**%居第一,其次为冒充客服退款诈骗占**.**%、网络贷款诈骗占*.**%、冒充熟人诈骗占*.**%、网络购物诈骗占*.**%。今年*月,东孝街道滨江社区的严女士通过微信认识了一个名为“莉莉妈妈”的网友,对方把她拉到一个刷单群,并下载了一个名为“糯米聊天”的刷单软件。群里的“导师”称严女士需要充值**万升级到黄金会员才能继续做刷单任务。东关派出所村警王耀兴在日常走访中发现该情况,及时帮助严女士识破骗局。严女士遇到的便是兼职刷单类诈骗,犯罪分子通过“轻松、高薪、日结”等优厚条件吸引寻找工作的受害人,让受害人一步一步陷入更大金额的“陷阱”。无独有偶,傅村镇傅三村的李先生也遭遇了一场骗局。李先生最近想申请*万元贷款,正巧收到一则网络贷款短信,点开链接是“工商信贷”和“工信聊”软件,他误以为是银行正规的网贷软件下载并注册。随后“客服”称李先生输错银行卡号失去了银行征信,需交纳**%的解冻费,否则将收不到贷款,还要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李先生马上向驻村民警李超求助,李超判定其遇到的是网络贷款诈骗。他立即向李先生详细讲解该类诈骗的特点和防骗措施,并手把手指导他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除了这几类常见类型,这几年还兴起了以疫情为借口的新型诈骗。”金东公安反电信网络犯罪中心主任陈亮说,不法分子会谎称受害人去过疫情重点地区要被隔离等理由实施诈骗,甚至会制作虚假的通缉令、拘留证等文书,让受害人离开住址或者工作场所,隔绝和亲属、朋友的一切联络,最终目的是让受害人将名下银行卡内的钱全部转账到所谓的“安全”账户中。“防疫工作人员不会索要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陈亮说,市民若有任何关于“流调”、“健康码”异常等疑惑,请及时联系居委会、派出所、当地防疫部门寻求帮助,避免落入圈套。(记者 沈心怡 通讯员 吴晏)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