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暑假,他们的课堂在田间地头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今年暑假宁波多所高校的学生队伍扎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把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用自己的专长助力乡村振兴带着“泥土味”的思政课“想不到古村里还有一个‘航空基地’,还种有从太空带回的果蔬!”浙江工商职院“逐梦”小分队的队员们说。在他们的身后,一座长**米、宽**米、高**米的*:*航天空间站和一座**米高的航天器模型矗立于田间空地上,而一旁****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内有***株从太空带回的香蕉树种等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这个暑假,“逐梦”小分队来到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城西的古林镇茂新村,开展了乡村振兴调研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探寻乡村之变、倾听村民心声,足迹遍布村庄的各个角落,累计发放问卷****余份,回收****余份,提出助力茂新村乡村振兴建设的意见建议**余条,有*条被采纳。“茂新村曾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正是因地制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使这里成了古风和新韵并存、故事和风景俱佳的‘网红村’,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收入和幸福指数齐头并进。”“这里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中国(海曙)御史文化陈列馆、宁波家风馆很有特色,已经接待游客**万人,建议村里传承研学特色,强化数字赋能,扩展服务内容,努力打造宁波市城郊‘一日游’的休闲旅游研学基地。”“蔺草和水稻轮作有效利用了土地资源,太空农业体验中心把科普、旅游和农业完美融合!”......队员们纷纷表示不虚此行。在这里,队员们上了一堂带着“泥土味”的思政课,读懂了“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和“两山”理念的深刻内涵,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团队还与茂新村达成深入合作交流的初步意向。同学们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特长,开展农村墙体彩绘、文创产品设计、理论知识宣讲等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打造“未来乡村建设”的浙江样板。帮卖甜了一村人的“致富果”“你试过带着蜂巢的蜂蜜吗?甜得让人心情更好哦......”“现摘现发的桃子,吃起来又甜又脆!”浙江工商职院传播与策划专业的郑伊莎、张栩嘉利用暑假时间,参与了海曙区社会组织党员公益日暨“红曙云助农”活动,通过她们在直播镜头前的卖力吆喝,**箱水蜜桃很快售罄。与此同时,在宁波市宁海县长街镇洋湖村翠冠梨基地,“行知征客”小分队的队员们进行了一次微博直播,对翠冠梨作介绍和宣传,吸引了众多网友围观点赞。来自象山的邵雍棋同学还用当地方言为梨农们带来了一堂“土味”十足的新媒体培训课程。“感谢这些大学生为我们送来了‘及时雨’,听后感觉帮助很大,打算好好运用今天所学,让翠冠梨卖得更好!”一位前来听课的梨农说。“行知征客”小分队还为宁海县登喜翠冠梨专业合作社开设了公众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重新设计了翠冠梨卡通形象的商标LOGO,并将持续指导梨农进行新媒体营销,希望以“互联网+”助力翠冠梨品牌再升级,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加油助力。将科技带到田间地头最近,浙江万里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科技助农,共富乡村”实践队送科技下乡,为丽水市青田县高市乡农民“传经送宝”。实践队实地走访了高市乡一些农户后,根据问卷和访谈结果,得知高市乡高山蔬菜因种植位置偏僻,山路崎岖难行,农户在农田与住宅之间往返不便,因而不能及时掌握大棚内温湿度这一难题。实践队员们利用自制的检测装置读取大棚内的湿度和温度,显示屏会实时显示温湿度。装置所采集到的数据一小时一次存储在芯片内,最后传输到电脑终端,这样农户在家就能轻松掌握大棚数据。接下来一周,实践队员每天对大棚喷灌前后的温湿度进行测量对比,总结出最适合高山蔬菜生长的温湿度设定阈值。得到最佳生长温湿度后,队员们调整了装置设定值,当大棚温湿度大于设定值时,蜂鸣器就会发出警报,喷水装置进行浇灌,实现温湿度的自动调节。设备调试完成后,队员们还制作了说明书,将使用步骤详细标注,以便村民们后期使用。*月*日上午,以本次社会实践为契机,学校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与青田县高市乡进行校地合作,在青田县高市乡政府会议室举行了产学研实践基地揭牌暨助农共富示范基地合作方案签约仪式。团队还将持续在农业科技领域发力,研制更多适用于大棚的科技设备,在减轻农户工作强度的同时,让农户看到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为高市乡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发挥专业优势赋能乡村振兴近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旅学院师生奔赴江北区半浦村,与半浦村半樸园国学教育基地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服务,并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与“研学基地设计与半浦文化推广帮扶协议”。师生参观了半樸园的劳动教育基地和生活服务设施等,重点考察了半浦村的古渡口、半浦茶庄、半浦美术馆、二老阁等历史遗迹,与企业负责人就如何深化校企合作,如何发挥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赋能乡村振兴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座谈,并实地开展技术指导。“这里的空地可以举办乡村篝火音乐节,可以和萤火虫一起唱歌跳舞,这种体验一定会终生难忘!”“篝火音乐节还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让全国各地的人来了解半浦村和半浦文化!”“文化礼堂可以充分利用起来,我们编排几个与当地历史相关的话剧,通过更加立体、生动的方式帮助人们了解半浦文化”.......调研分析过程中,同学们的创意不断涌现。在整个调研过程中,国际商旅学院师生与半樸园园长边走边深入交谈,双方就校企如何加强合作,如何利用新时代大学生"新鲜血液"为 “研学+乡村”这一模式注入新鲜活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双方一致认为,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共建乡村研学基地,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添青春助力近日,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学生会“慈风有礼”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一系列调研走访活动,通过对慈溪文明村庄和先进个人的深入了解,积极践行“浙风十礼”文明实践。为进一步探寻乡村发展、振兴之路,宁大科院"青春之歌"暑期文艺巡演实践团队今年把下乡义演的脚步拓展至慈溪白沙路街道、附海镇、观海卫镇、龙山镇等地,为当地村民带去炎炎夏日中的文艺清凉。今年的晚会主题为“共富路上,有礼慈溪”,**名参演同学从*月份起就开始组织排练,节目涵盖了歌曲、舞蹈、朗诵、器乐、戏曲、话剧等演出形式,旨在宣讲党史理论,倡导文明新风,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今年是‘青春之歌’暑期实践团队成立的**年,也是走进慈溪的第七年。我们希望通过青年的力量唱响共同富裕道路上有礼慈溪的青春之歌。”实践团队指导老师潘筱晨说。晚会现场,该院设计艺术学院的学生还进行了“垃圾分类”主题作品展,通俗易懂的画风和精湛的画技引得不少村民驻足观看。据悉,今年,宁大科院暑期社会实践共组织**支团队深入慈溪城乡、村庄社区和企业开展社会实践,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宣讲、文明调研、文艺巡演、公益服务、教育关爱等丰富的形式,在学生心中埋下实干、笃行"种子"的同时,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增添青春助力,贡献科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