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吕梁市农业农村局:降低自然灾害损失 为农作物自救支“妙招”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如果内容不能正常显示,请安装pdf软件 点击下载pdf软件近期,我市持续有大到暴雨,河西、石末、陈区、米山等乡(镇)农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灾害侵袭,其中,河西镇牛庄、丁壁、南凹和米山孝义等村受灾较重,大风、冰雹致使局部地区玉米、谷子等农作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河西镇牛庄、丁壁等村*月**日冰雹持续时间**分钟左右,玉米叶片被打成了丝状,直接影响到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为降低灾害损失,市农业农村局就粮食作物抗灾自救提出技术指导意见。 一、及时开沟排水,减轻涝害。对洪水淹没的地块,要及时排水,让作物及早恢复呼吸、光合等生理功能,增强作物自身生长能力,减少损失。 二、剪断泥土淹没的叶片,恢复生长。对因大风、洪水冲刷倒伏的作物,要用剪刀将泥土淹没的叶片剪断,以利于植株恢复生长。 三、加强田间管理,促苗早发。一是中耕。洪灾过后,容易造成地面板结,地温下降,使根部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抑制,应及时进行划锄、松土,避免土壤板结,增强土壤通透比,以提高地温,有利于根系以及玉米正常生长。二是追肥。作物受淹期间,植株营养器官受到损害,灾后,根、叶重新恢复生长,需要大量矿质营养,而原有田间肥料流失较多,因此,灾后追肥要快,用量要足。一般地块,每亩可施尿素*公斤左右。三是病虫害防治。洪涝灾害后,田间湿度大,植株抗病性下降,极易诱发各种病虫害发生。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玉米大小斑病、玉米锈病和玉米穗腐病等病害,可在病害发生初期,用**%唑醚·戊唑醇浮剂**ml+**%磷酸二氢钾***克+*.**%芸苔素内酯**ml+尿素***克,加水**公斤均匀喷雾进行防治。 四、尽早补种改种,降低损失。遭受洪灾渍害,只要生长点未被破坏,一般就不要轻易改种,而应及时采取补种等补救措施。多年的实践证明,对于受灾严重的地块,特别是部分冲毁绝收地块,要因地制宜趁雨后墒情好的时机,及时进行改种大豆、早熟谷子等作物,是弥补灾害损失,实现抗灾夺丰收的一项有效措施,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充分利用目前土壤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尽量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附件或图片请到网址中下载或查看http://***.******.***.cn/xwzx_***/bmdt/******/t********_*******.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