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碳中和开放专利技术与应用交流专场活动:这里掀起一场“双碳”头脑风暴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是否有视频,加载播放器正文开始图片附件与会嘉宾就互联网科技如何助力产业实现低碳转型和碳中和展开热烈讨论。江海区供图 落实国家“双碳”战略 *月**日下午,“双峰会”分会场活动——碳中和开放专利技术与应用交流专场活动成功举行。活动宣布国内首个碳中和领域开放技术专委会及联盟成立,同时将开放诸多免费专利技术,推动全产业快速应用技术,助推向低碳经济加速转型。 如何有效以数字化手段助推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目标?短短*个小时里,各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掀起一场强劲的头脑风暴。 文/张茂盛胡晴晴 碳中和技术应用路在何方?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在全国上下都以落实“双碳”为目标,坚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之路的当下,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先进的技术转化应用成为“双碳”实践必不可少的关键力量。 “碳中和面临一个最显著的挑战就是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我们觉得开放技术联盟是一个非常好的倡议,也非常希望能和各行各业共同推动整个社会向低碳经济转型。”腾讯SSV副总裁、碳中和实验室负责人许浩表示,腾讯将充分发挥自身在数字化技术方面的经验,支持整个社会向低碳加速转型。 在主旨演讲环节,与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低碳技术创新与中国碳中和发展路线》《碳中和数字技术展望》《供应链碳中和实践路径分享》《浸没液冷构建绿色计算》等为题,深度剖析碳中和技术应用的各种路径及方向。 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与清洁能源研究院教授翁力认为,绿色甲醇是最好的氢能载体,分布式能源热源联供,可降低碳排放**%,对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 阿里云基础设施资深技术专家钟杨帆建议大力推进“绿色计算”,让数字基础设施成为“减碳”新方向。 当天举行的圆桌会议上,亚洲开发银行前首席能源专家、腾讯战略发展部高级顾问翟永平担任主持,与快手、百度、腾讯等单位代表围绕“互联网科技如何助力产业实现低碳转型和碳中和”,针对碳中和企业路线图、发展初心、具体实施等展开热烈讨论。 互联网大企业如何促进碳中和工作?翟永平建议,一方面,企业自身要做好示范,互联网大企业的数据中心是排放重点,要通过技术手段力促数据中心实现高效节能运行,多用“绿电”;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科技企业的力量去服务社会,比如通过自身平台倡导老百姓采用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用自身技术帮助企业摸清排放情况;利用好自身资源,开发新的低碳技术,如碳的捕捉利用封存技术等。 江门“双碳”实践如何书写? 江门双碳实验室于****年底成立,由江门市政府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发起,联合深圳航天工业技术研究院、国家能源集团、******等创新主体共建,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我市区域战略科技力量之一。 江门双碳实验室学术带头人、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绿色创新联合实验室主任、教授徐明介绍了江门双碳实验室情况,并诚邀各位专家学者到实验室指导工作,期待与各相关机构、企业在“双碳”领域展开有效的合作。 与会专家学者对江门双碳实验室在硅能源电力系统、新型储能技术、生态碳汇与碳资源利用、CCUS等方面的研究表示肯定,并对下一步共同书写江门“双碳”实践表示期许。 “我们一辈子就做了四个字,就是‘加氢减碳’。我们很愿意加入江门‘双碳’领域的工作,将过去**年来的一些经验和思路,与江门双碳实验室结合起来,为行业发展持续作贡献!”翁力表示,下一步希望就团队定位、合作方式等方面与江门双碳实验室进行深度对接。 “去年**月揭牌,到现在才八九个月,团队已经成气候,研究规模也都起来了,我觉得江门可以不满足于做一个地区的领跑者,这儿有潜力、有能力在全国乃至国际碳中和事业上走在前列!”翟永平期待着。 声音 腾讯碳中和高级顾问吕学都: 农村是未来大量获得零碳能源的重要地方 实现“双碳”目标,归根到底还是要靠科技进步。数字技术如何把“碳帐”管好?应用场景有很多,这在农村就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说,农村是我们未来大量获得零碳能源的一个非常重要地方。 这个场景有什么特点?量大面广,比如有很多场地可以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还有很多富有生物沼气资源等,但是这些能源都是分散的。所以需要用数字技术来帮地方谋划农村的发展,例如将能源集合起来,形成数据监测网络,农户可以通过建立“碳账户”,实现“碳交易”,从而建立起农村产供用一体化零碳能源系统。 江门这方面的条件非常丰富,靠海的地理优势有助于发展风电,公众素养、数字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基础非常好,政府的管理水平也较高,相信只要政府跟头部企业合力,把整个农村乡镇发展和能源结合起来,可以既实现零碳能源发展,又实现地方经济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亚洲开发银行前首席能源专家、腾讯战略发展部高级顾问翟永平: 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江门手握天时地利人和 我在这里开了一天会后发现,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江门手握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都让我耳目一新: 天时方面,江门抢抓机遇建设江门双碳实验室,走得比较靠前,一个地级市有这样的胸襟和目标,非常难得。 地利方面,江门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交通非常便利,可以充分用好国家的大市场、好政策,特别是整个华南、华北、华东的完整供应链优势,开展“双碳”领域多方面合作。 人和方面,让我尤为感动的是,这次峰会上江门各级领导、各部门负责人都主动来找我加微信,向我们推介江门;江门双碳实验室的负责人也在时间非常紧的情况下,利用晚上时间力邀我去参观。大家的激情、热情,让我觉得江门真是一个适合投资、适合科研的地方。 基于这些优势条件,我认为江门发展碳中和相关领域,不能满足于做一个地区的领跑者,更应该立足湾区、放眼全国甚至全世界,在科研等方面跟全国其他地区加强互动,在某一个行业、某一个技术领域不断解决“卡脖子”问题,为推动国家和地方“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江门力量。正文结束附件下载开始附件下载:附件下载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