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饶住进暖心房 圆了安居梦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没有如今的房子,哪来的好日子。”鄱阳县古县渡镇马埠村村民汪有付搬进新家已有*年之久,对于曾一直寄居在弟弟家的汪有付来说,一个能遮风挡雨、安全稳定的住所是他做都不敢做的梦。如今,看着明亮整洁的房子,汪有付倍感幸福。
鄱阳县是全省人口第一大县,也是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最重县。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县坚持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导工程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民心工程,在脱贫攻坚期间,为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将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重点对象住房安全有保障作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重中之重,已累计改造农村危房*****户,约占全上饶市改造总量的**%。
危改对象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安居之所,民生之要。鄱阳县多措并举努力把危房改造这一民生工程办好、办实,让居住在危房中或无房的困难群众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鄱阳县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为组长,有关行业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各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和村组各司其职、通力协作的工作体系,形成“政府组织、部门推进、乡村实施、群众参与”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新格局。同时,建立起部门联动合作机制,组织住建、民政、残联等部门,对住房保障对象的身份信息精准识别。
为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鄱阳组织广大村组干部,对全县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进行核定,并将核验结果上传至核验系统,建立了全县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数据库。同时,对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比对,逐户审核、校对,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查缺补漏,对核验中发现的住房安全按照“一房一案、一户一策”的方式妥善解决。
该县还引进了第三方司法鉴定机构,同时依托省住建厅技术指导组,对疑似危房鉴定实施全覆盖,确保危房统计做到标准统一、鉴定精准。
“防疫”不放松“危改”不降速
****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这一年也是农村危房改造的决战之年。鄱阳坚持紧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中的住房有保障目标,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决啃下剩余的“硬骨头”,狠抓农村危房改造不降速。
补短板——鄱阳县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积极发动村组干部,对往年实施的危房改造对象开展核查,针对实际困难,制订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历年来上级开展的各项督查、检查、考核、审计等反馈的问题,开展“再排查”“再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对标对表落实整改措施。
重监测——及时调度全县农村危房改造推进情况,及时发现返贫和新发生的贫困人口住房安全问题。鄱阳县对农户住房进行动态监测,加大对*类重点对象、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户以及脱贫户住房安全的关注力度,通过加强住建、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联动,对相关数据查询分析、比对核实。
转思路——按照风险等级分类,有序推进危房改造工作。无疫情风险的乡镇(街道)、村组率先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有疫情风险的乡镇(街道),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先进行基础性工作。
虽受疫情影响,鄱阳农村危房改造在脱贫攻坚决胜之年稳步推进,助力全县顺利脱贫摘帽。
不让一户群众因汛情流离失所
****年夏季,鄱阳因连降暴雨,江河湖泊水位上涨,多地圩堤倒塌,过水房屋超过*.*万栋。
“不让一户群众因汛情流离失所”。鄱阳县按照“水退到哪儿,倒损房屋排查鉴定就到哪儿”的原则,组织村组干部全面开展受灾房屋大排查行动。对于无法明确危险等级的,由省住建厅技术指导组现场鉴定,提出分类处理措施;对于因洪涝灾害倒损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等*类重点对象的房屋,凡经鉴定为C级、D级危房的,全部纳入年度动态危房改造范围,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落实兜底保障住房安全。同时,当地住建部门组织力量进行施工现场指导,确保灾后农房建设工程质量,共改造四类对象房屋***栋,其中重建**栋,维修***栋。
为确保入冬前受灾群众危房改造项目全部完工、全力保障农村贫困群众住上安全房,当地创新工作机制,每户改造对象建房由乡镇、有关部门专人挂点,制订责任清单,签订责任状。成立联合督查组,每周对建房进度开展督查。县委主要领导按照督查结果,对进度落后的乡镇(街道)、村组和农户进行一线调研,及时协调建房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年**月底前,鄱阳县*类重点对象因灾倒损房屋灾后重建工作全部完成,所有项目均达到入住条件。
如今,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成了建在鄱阳人民心坎上的满意工程,更多危改户在温暖结实的避风港湾里绽放出幸福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