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守护一江碧水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守护一江碧水字体 小 中 大 发布日期:****年**月**日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大乌江*号投放船舶生活垃圾*.*公斤,等待移交确认。”*月**日,遵义市播州区尚嵇镇乌江楠木渡码头,大乌江*号船长黄达林将船舶生活垃圾投放至码头的固体垃圾分类接收站,通过手机“船E行”小程序扫描“船舶污染物接收”二维码,对所投放的垃圾进行登记和移交。与此同时,码头污染物接******管理人员李松通过手机按下小程序“接收”键,实现了船舶污染物接收的动态智能监管。楠木渡码头上距乌江渡库区**公里,下距构皮滩大坝***公里。****年以来,依托流域内原生态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楠木渡码头发展起了水上观光游。目前,码头共有**艘观光游船、*艘观光快艇,平时日接待游客***余人,节假日达到****余人。接待游客的增多,游船里的垃圾也随之增加。****年以来,楠木渡为每艘游船配备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桶、油污水存储柜、生活污水存储柜、生活污水打包器等设施,并在码头配备污染物接收点。船舶靠港后,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将垃圾按类别投放到相应垃圾桶内。在黄达林的手机上,记录了历次船舶污染物的移交信息,除了重量外,投放时间与污染物类别都一清二楚。“我在码头开了**多年船,以前都是把垃圾打包带上岸,不仅有遗漏,带上岸后也不知如何处理。现在,通过垃圾回收系统,我们将垃圾集中回收,便捷多了。”黄达林说。“和以前相比,现在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以及监管都更为方便。”播州区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文星说,过去,垃圾的接收记录全靠手填联单,容易出现监管漏洞。现在,通过手机小程序,可以随时调取相关记录和移交船舶污染物。从接收、转运到处置,污染物的去向一目了然,监管也充满了“智慧”。近年来,遵义市先后投入资金近****万元,用于辖区船舶防污设施升级和港口防污染设施建设,在码头设置水上污染物转运接收站共***座,新建垃圾接收船*艘,油污接收设备**套,累计完成***余艘运营船舶生活污水回收设备改造。通过构建水岸一体的污染物接收网络,做到了辖区船舶污染物接收“全覆盖”,基本实现了船舶垃圾“全接收”、油污水“零排放”。“今年,我区通过争取上级资金**余万元,将楠木渡码头打造为绿色码头,建设有售票厅、检票口、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太阳能路灯等设施,并将绿色码头理念宣传融入其中。此外,为解决乌江河面漂浮物问题,我们计划购置一艘垃圾打捞船,为水生态环境保护再筑一道安全屏障。”张文星说。图片附件楠木渡码头。韦景全?摄图片附件楠木渡码头打造为绿色码头。韦景全?摄图片附件手机“船E行”小程序扫描“船舶污染物接收”二维码。韦景全?摄视频开始视频结束视频结束关键字: 我要推荐 我要纠错 定制 返回顶部上一篇:无下一篇:无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