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湾乡:厚植法治土壤 赋能乡村振兴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月**日,在黄湾乡新镇区大型购物中心门口出现了一个“只送不卖”的摊位,引来了群众驻足围观。原来,这是黄湾司法所利用赶集日在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群众来到摊位前,不仅拿到了“法律明白纸”,更多的是向工作人员咨询着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近年来,黄湾乡以推动乡村法治建设为着力点,在为群众提供优质法治保障上持续发力,力争打通法治建设“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振兴。
扩大阵地建设,营造法治乡村“氛围感”。只有让法治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法律法规里文字、条文才能转化为群众内心的信仰。黄湾乡为育好“乡村普法苗”,一方面整理法治名人、典故、警言等法治资源,打造法治文化广场、法治长廊、法律图书角、法律咨询室等文化阵地,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浸润。另一方面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以“江淮普法行 送法进乡村”活动为载体,通过法治文艺汇演、观看释法情景剧、有奖竞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让群众主动学法,心中有法。此外,黄湾乡还创新打造“村民议事会+普法”的工作模式,实现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年,共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场次,接受群众咨询***余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起,实现了让群众有苦能诉、有理能讲、有话能说。
完善队伍建设,强化法治乡村建设人才保障。“黄书记,我有个问题咨询一下,流转了土地,种了经济作物,修路征地的时候,经济作物补偿款归谁?”“老李,这个东西比较简单,分为三个层面......”黄湾社区“法律明白人”黄保旭答道。黄保旭是黄湾社区党支部书记,自从当选为村里的“法律明白人”后,他主动学习,积极向村民们普及法律知识,目前已参与案件调解**余件。
****年以来,黄湾乡围绕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大力“施肥育才”。一方面不定期组织村干部、人民调解员、网格员、老党员开展法律知识培训。特别是注重“征地拆迁、土地流转、民工维权、婚姻家庭”等与村民紧密相关的法律政策培训学习,增强培训人员法律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加强村(社区)党组织与法律事务所、司法机构、高校结对共建,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提升乡村干部、“法律明白人”的专业水平,为发展法治文化提供智力支持。目前,全乡*个村(社区)已培养**名“法律明白人”,覆盖率***%,参与村级治理率达**%。
搭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健全村级法律服务体系。“保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学法用法的积极性。”这是黄湾司法所负责人张潘的经验总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由乡司法所牵头,协调综治办、信访中心,在全乡*个村(社区)设立司法工作窗口,公布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业务联系点、办理流程,配备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设备。镇级层面,在司法所设立“一体化”服务窗口,方便群众又快又准“找法”“用法。此外,该乡还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职能作用,重点在招商引资、农业产业化发展、集体资产经营管理、项目建设等方面提供法律咨询、合同审查、法律风险提示等服务,全力为乡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年,该乡提交申请并成功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件,挽回经济损失**万元,有效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
    下一步,黄湾乡将聚焦普法宣传教育,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坚持依法治农、依法护农、依法兴农,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