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大同市生态环境局新荣分局关于西安隆基600MW光伏+30MWh储能光伏平价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分局拟对西安隆基***MW光伏+**MWh储能光伏平价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年**月**日-****年**月**日(*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该项目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传真:****-*******
邮编:****** 通讯地址:大同市新荣区府西街序号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环境影响评价机构项目概况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西安隆基***MW光伏+**MWh储能光伏平价项目大同市新荣区郭家窑乡、破鲁堡乡、上深涧乡、西村乡一带 大同市新******山******本项目交流侧总容量为***MW,直流侧总装机容量为***.*****MWp,综合容配比为*.***~*.***:*。年上网电量*******.**MWh,生产运行期**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光伏组件、汇流设备、逆变设备以及相应的集电线路、检修道路等附属的配套设施建设。主要环境影响及对策:详见附件:西安隆基***MW光伏+**MWh储能光伏平价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附:西安隆基***MW光伏+**MWh储能光伏平价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
随着施工场地开挖、填方、平整,原有的表土层受到破坏,土壤松动,或者施工过程中由于挖方及填方过程中形成的土堆不能及时清理,遇到较大风速时,易发生水土流失。项目区多风,风蚀极易发生,因此,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本工程的生态恢复措施体系分为*个防治区,即光伏场区、检修道路区、集电线路区、施工临时占地区。根据本工程水土流失特点、结合区域自然条件,主要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管理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生态恢复。
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详见生态专章。
*、施工噪声防治措施
①采购符合环保要求的施工机械: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标准的施工机械,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和施工工艺。
②采取设备降噪措施:尽量缩短高噪声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振动大的设备应配备、使用减振坐垫和隔声装置,以降低噪声源的声级强度。施工中加强各种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如使用润滑油等;做好机械设备使用前的检修,使设备性能处于良好状态,运行时可减少噪声。
③要优化施工时间:对强噪声的机械进行突击作业,缩短噪声污染的时间;
④施工临建区内所有产噪设备置于密闭车间内进行加工,底部设置基础减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
⑤距离村庄较近的地块施工时,环评要求在临近村庄一侧设置声屏障,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禁止同时使用高噪声设备,以减少对村庄居民的影响。
在采取以上噪声防治措施后,可有效降低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废水防治措施
采取合理安排和严格管理用水,没有废水产生。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收集到沉淀池中经沉淀后用于施工现场降尘、喷洒,旱厕远离河流,定期清掏用于周边农田施肥,对当地水环境质量影响很小。同时要求在生活区严格管理,旱厕粪便由周围村民定期清掏用于农田施肥。
(*)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池处理后重复利用和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施工营地距离淤泥河支流较近,环评要求禁止向河流排放废水。
(*)工程施工时应及时夯实开挖面土层,施工开挖边坡在雨季用塑料布进行遮盖,在施工场地的雨水汇流处应设置沉淀池,雨水经沉淀后用于道路和施工营地洒水,将场地汇水对周边水体的影响降至最低。
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不会对当地的水环境产生影响。
*、施工期废气防治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三十一号),山西省环境保护厅文件《关于加强扬尘治理工作的通知》(晋环发[****]***号),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晋政发[****]**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打赢蓝天保卫战****年决战计划的通知》(晋政办发[****]**号)等相关文件:加强施工扬尘管控。全面实行分段施工,全面加强交通运输扬尘整治,对施工工地扬尘控制措施及达标要求加以规范,对施工期采取如下防治措施,确保做到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之百”。
(*)施工扬尘
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二次扬尘的影响,施工扬尘的主要来源有:场地平整、易起尘物料装卸及存储、土方工程及运输车辆行驶等。
针对本项目光伏场特点,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必须采取以下措施,防止施工扬尘产生。
①施工作业应符合技术操作规程,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单位应有专人负责逸散性材料、垃圾、渣土、裸地等密闭、覆盖、洒水作业和车辆清洗作业,并记录扬尘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
②施工现场设置稳固整齐的围挡;围档间无缝隙,底端设置防溢座。
③施工现场工程材料、砂石、土方或废弃物等易产生扬尘物质应当密闭处理。若在工地内堆置,则应采取覆盖防尘布、覆盖防尘网、配合定期喷洒粉尘抑制剂等措施,防止风蚀起尘。
④施工期间,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的出入口内采用混凝土硬化,并设置洗车平台,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冲洗轮胎及车身,其表面不得附着污泥。洗车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溢座或废水收集坑、沉砂池等其它防治设施,防止洗车废水溢出工地。
⑤进出工地的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装载的物料、垃圾、渣土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用苫布遮盖或者采用密闭车斗。车辆应当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物料、渣土、垃圾的运输。
⑥施工期间工地内建筑上层具有粉尘逸散性的工程材料、渣土或废弃物禁止从高空直接抛撒。工地建筑结构脚手架外侧设置有效抑尘的防尘网或防尘布。
⑦施工期间土方、建筑等易产生扬尘工程应采用洒水湿式施工方式,天气预报*级风以上天气停止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
⑧施工期间,对于工地内裸露地面,应地表压实处理并洒水。
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在施工期间应当及时清运,并按照当地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置,防止污染环境。
⑩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路经村庄、居民集中区时应尽量减缓行驶车速,车速不得超过**km/h,同时设置*台洒水车并及时对运输线路路面进行洒水抑尘。粉状物料运输车辆,车斗用苫布遮盖或者采用密闭车斗。若车斗用苫布遮盖,应当严实密闭,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公分,禁止路上撒漏。
(*)施工车辆废气和柴油发电机组
环评报告要求施工期施工单位必须使用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的运输车辆和柴油发电机组,加强车辆和柴油发电机组的保养,使车辆和柴油发电机组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严禁使用报废车辆和柴油发电机组,以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土石方,全部挖填平衡,并恢复植被,不产生工程土石弃方。
施工前,应按照本工程初步设计方案编制土石方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对各分项工程的挖方、填方、余方和借方合理规划和调配,加强施工期的土石方管理,严禁顺坡倾倒土石方,避免由于土石方的倾倒增加土地扰动面积和破坏地表植被。
综上分析,为做到土石方的合理调配,缩短运输调配距离,节省人力、油耗等资源,要求工程建设期间,按照“就近利用,就近消纳”的原则,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挖方土石则就近综合利用,严禁将挖填土石随坡倾倒。
*、防沙治沙措施
(*)制定施工管理制度,分区域进行施工,施工分区施工结束后立即恢复植被;
(*)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在场地平整施工过程中,努力减少地貌和植被破坏,尽量缩小土壤裸露面积。
(*)建设单位所涉及的水土保持工程应与主体工程同时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投资,并在其主体工程竣工后一年内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完成绿化工程建设。
(*)建设单位应根据当地雨量季节分布特征和季风日分布规律,选择适宜的土方施工时期,并经常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尽量避免在大暴雨天或大风干热天施工。
*、施工期环境监理
生态恢复环境监理是整个项目环境监理过程的重点之一,是确保“三同时”制度有效落实的重要环节,对项目实现区域最大生态生产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建设单位签订的施工监理合同应明确环境监理内容,将生态恢复指标及水土保持措施落实在施工期环境监理日常工作中。本项目施工期应有专人负责环境保护措施的监理工作,确保施工期各项环保措施的实施,对施工过程是否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和生态环境破坏,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等进行监理。
表*-* 施工期环境监理技术要点时段监理重点监理内容设计期敏感目标查看施工设计图及资料进行,核实箱变、集电线路、检修道路等工程内容与环评中评价的各项工程内容是否一致,是否完全落实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相关环保措施,核实评价范围内是否有敏感目标,调查敏感目标的方位及数量。施工前期生态保护施工前应合理选址选线,以最小的生态破坏为施工前提,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禁止野蛮施工。施工前对永久占地处原有覆盖植被区域的表层土壤进行剥离并暂时存放,作为施工结束后的植被恢复用土。合理划定施工范围并设置围挡,严格控制施工扰动范围。进场检修道路两侧按需要设置护坡及排水沟,防止施工中水土流失加剧。施工期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标准的施工机械;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优化施工顺序。交通运输噪声加强道路养护和车辆的维修保养,经行居民点时采取限速禁鸣措施;与周围村民做好沟通工作,减少扰民问题。废水施工废 水、生活污水监督避免雨天施工,采取覆盖措施;监督机械设备是否漏油;盥洗废水,在生活区内就地洒水抑尘,不外排;生活污水可设置旱厕或移动厕所,定期清掏,加强在生活区严格管理,保持生活区清洁卫生。扬尘挖填方、场地平 整、运输车辆监督检查施工过程中,是否采用合理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尽量减轻扬尘污染影响范围。主要有施工工地道路的维护和管理,是否制定洒水抑尘制度;散装物料是否采取罐装或加盖苫布,其运输车量是否避开居民稠密区;施工工地是否设置散状物料临时贮存库房或用防尘网覆盖;建筑垃圾是否清运;施工现场是否设置围栏等防护措施,减轻其扬尘污染影响范围。施工期土壤严格按照施工范围和施工设计路线施工、减少扰动区域面积。固废设生活垃圾暂存点,集中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合理安排工程土石方调度,做到土石方平衡;临时堆放的土石余方集中堆放,并采取苫盖措施;施工道路要做好边坡的拦挡和防护措施,严禁顺坡倾倒土石,严禁向河道弃土弃渣,建设期要全程做好临时防护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施工后期植被恢复施工扰动的土地应及时夯实、硬化,避开雨季施工,防止水土流失; 优化施工顺序,对临时占用的土地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减少生态破坏;施工结束后应立即进行临时用地植被恢复和绿化。植被恢复使用施工前剥离的表层土壤。植被种植后应注重的在建植初期的养护管理。水土保持、达标排放监督检查各项环保措施是否符合“三同时”要求,项目环评及批复要求是否得到有效落实。重点跟踪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和箱变的临时占地植被恢复状态,并按照环评文件的要求对场内生态恢复工作进行监督。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建成后,应及时对场区进行绿化,光伏阵列实施生态种植方案,通过植物多样性的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发电场特定要求进行综合分析,选择耐旱植被草籽进行播种,并进行浇水养护,从而增加区域绿化面积,减少风蚀影响;对于少量不能进行植被恢复的区域,进行平整压实,以减少水土流失。
(*)运营期光伏阵列具有遮阴的作用,为弥补生物量损失,并考虑到电池板下太阳阴影影响,本项目将实施生态种植方案,在原植被基础上,对阵列区进行分区种植,在太阳能电池板遮挡较严重地区,种生长能力强、受光照制约较小的草本植物。这样可以弥补生物量损失,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固住松散沙粒。
(*)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水土流失轻度区,项目建成后对场区内地面进行加固,做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工作。在太阳能电池板下方设置收水槽,于光伏阵列旁设置收水渠,将收集的雨水回用于场区植被浇灌;另外对于电池板下方无法种植植被区域铺设碎石粒,防治风蚀、水蚀造成的水土流失。
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详见生态专章。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运营期无废气产生。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运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光伏板清洗废水。清洗水中不含任何清洗剂,清洗废水直接排入光伏场区用于植被浇洒。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运营期噪声源主要是箱式变压器的运行噪声,为了尽量减小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设计时将箱变在场内合理布置,尽量远离村庄布设,根据预测,距离场区边界**m以上运行期不会对周边居民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本项目箱变距离最近的村庄为***m,因此运营期箱变运行噪声不会对村庄居民产生影响。
*、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旧光伏组件和废电气元件依托升压站危废暂存间暂存,定期返厂维修利用或交废品回收单位处置。废矿物油依托升压站危废暂存间暂存,定期交由有危废资质的单位处置。
箱式变压器采用油浸式变压器。在检修时应设接油盘,由专业人员检修,产生的检修废油采用专用容器盛放。每座箱变基础*m处设置*座直径为*m的事故油池,容积约*m*。采用混凝土结构,下设***mm 厚C**混凝土垫层,外围设置***mm的砖墙,细石混凝土填缝,内侧设**mm的水泥砂浆抹面,顶部设置油篦子,上设排油孔和排气管,侧向设置导油钢管,一端伸入事故池,一端与箱式变压器排油阀门孔相接。当变压器发生事故或漏油时,能将事故油排至事故油池。
评价要求建设单位根据国家《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和《危险废料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有关规定进行危废的收集、贮存、转运、处置。具体措施如下:
①收集:危险废物要根据其成分,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门容器分类收集。危险废物采用专用的密闭容器进行收集。
②暂存:升压站内危废暂存间采用砖混结构,需在站内单独分隔。危险废物暂存间要设立危险废物标志。库房应采取防渗漏措施,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cm/s),或*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mm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cm/s。应有隔离设施、报警装置和防风、防晒、防雨设施。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堆放区必须有隔离间隔断。贮存易燃易爆的危险废物的场所应配备消防设备。
③运输:危废的运输使用专用车辆定期输送,运输车辆要有危险废物标志。
④联单管理:危险废物的运输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总之,针对本工程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在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之后对环境的影响很小。
*、服务期满后生态恢复措施
(*)掘除硬化地面基础,对场地进行恢复;
(*)拆除过程中应尽量减小对土地的扰动;
(*)掘除混凝土的基础部分场地应进行恢复,恢复后的场地则进行洒水和压实,以固结地表,防止产生扬尘和对土壤的风蚀。
(*)绿化是环境治理重要措施,他具有固沙、降尘、降噪等效果。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范围,清理后采用乡土物种及时覆土恢复植被,并加强后期养护,及时补栽,保证成活率。
(*)在光伏电站服务期满后,太阳能电池板应交由有回收业务的光伏厂家统一回收处理。
(*)根据工程自身特点和所处地区气候特点, 结合项目工程工艺选择适合生长的具有防治水土流失作用的植被,适当引进适宜本地区生长的优良作物;保持植物措施与原地貌景观相协调;临时占地区域应根据原地貌的植被类型进行乔、灌、草的恢复植被。
光伏电站服务期满后,建设单位应依据管理部门的相关要求进行封场或继续发电,封场应依据当时的环境和生态管理要求采取相应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措施,确保无遗留环保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