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梅州梅县区:构建就医新格局 百姓健康有“医”靠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健康是生命之基、幸福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梅县区围绕建设“健康梅县”目标,完善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有序推进城市医联体建设,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推动全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石坑镇澄中村,来自石坑镇卫生院的医生正在村民温伯家中为他检查身体。前段时间,温伯突然感觉胸痛,到石坑镇卫生院就诊。接诊医生第一时间为温伯做了检查,经上级专家远程指导抢救和用药后通过绿色通道将温伯转运至粤东医院进行手术,这场紧张的生命接力最终让温伯转危为安。 温伯:“到石坑镇卫生院抢救一段时间后马上叫救护车下梅城,医务人员和粤东医院衔接,开通绿色通道,不到一小时就到粤东医院,从医院到手术完成不到两小时。要是以前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也挽回了我一条生命,十分感谢。” 温伯的成功救治,得益于城市医联体建设。近年来,梅县区大踏步推进城市医联体建设,粤东医院、梅县区中医医院与全区**家乡镇卫生院建立医联体,签订分院托管协议,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带动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图片附件 石坑镇卫生院院长洪伟松:“现在卫生院诊疗技术水平、就诊环境、医疗设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联体充分发挥了作用,对危急重症病人,专家及时远程指导诊断、用药和开通绿色通道争分夺秒抢救病人,在关键时刻挽救了群众的生命。” 粤东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石坑镇卫生院副院长饶俊平:“让基层乡镇医院跟我们三甲医院联手,整个大医院的资源都可以跟卫生院共用,一些普通的疾病能够在当地得到规范的治疗,能把一些急难危重病人及时转运,方便群众方便患者。” 乡镇卫生院是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关键所在,区级医院则承担着保障辖区内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任。十年间,梅县区不断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备设施建设,改善医疗环境,提升服务能力,完成**家医疗机构新建改扩建工程,规范化建设***间公建民营村卫生站,基本建成城市居民**分钟、农村居民**分钟的“健康服务圈”,打通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 梅县区中医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冯华坚:“人才、技术得到省里很多三甲医院支持,业务水平得到十分大的提升。我们还有其他科室有待进一步完善,今年新开设了成人康复的住院治疗,会继续努力为梅州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如今,越来越多新技术在梅县区医疗服务中发挥作用,对我区群众而言,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逐步成为现实。 市民:“医院环境改变特别大,就诊流程比较通畅了。中医调理方面十年前是没有的,现在经过中医体质调理,身体各方面得到很大改善。现在手机上能挂号缴费,拍片子现在手机上也能看结果了,就医比较便捷了。” 目前,梅县区医疗卫生机构数量达到***家,每千人口医疗床位数*.*张,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分别为*.*人、*.*人。十年间,梅县区秉持为民服务的初心,努力践行让群众“病有良医”的承诺,健康梅县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