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建设项目审批信息公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有关规定,我局拟对惠州至肇庆高速公路惠城至增城段先行工程东江特大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个工作日(****年**月**日至****年**月**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联系地址:惠州市江北三新北路**号市民服务中心*号楼,邮编******联系电话:****-*******,*******传 真:****-*******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项目名称: 惠州至肇庆高速公路惠城至增城段先行工程东江特大桥建设单位: ******建设地点: 惠州市博罗县山下村西侧,广汕高铁博罗东江特大桥以南环评机构:广东******项目概况:东江特大桥位于博罗县山下村西侧,广汕高铁博罗东江特大桥以南。项目横跨东江,总体呈东西走向,桥梁全长***m,为分幅混凝土梁双塔斜拉桥,共设置*组桥墩,其中*组桥墩位于东江内。项目桥位全部位于潼湖镇东江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范围内,建设周期约三年。本项目为惠州至肇庆高速公路惠城至增城段先行工程,仅开展东江特大桥主桥建设,项目建成后两端将与拟建高速相接。在高速其他路段建成通车前,本项目不具备通车条件。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生态环境影响(*)施工期项目用地不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自然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繁殖地、天然渔场,不涉及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等。施工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桥墩施工悬沙对水生生态环境影响、陆域土地的占用和对地表植被的破坏等。通过采取加强施工期管理,涉水桥墩采用钢围堰工艺施工和尽量在枯水期施工,控制陆域施工作业范围减少临时占地和植被破坏,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工程结束后恢复绿化等措施后,总体可减缓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影响可接受。(*)营运期正常情况下临时占地地表植被基本得到恢复,桥墩建设对东江河道水文影响有限,水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大气环境影响(*)施工期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施工扬尘和车辆、机械尾气。通过落实强施工管理,施工场地围挡封闭,对砂石等建筑材料遮盖,废弃泥浆钻渣及时清理运,大临工程尽量远离敏感点等措施可减少扬尘对环境的影响。(*)运营期项目作为先行工程不具备通车条件,运营期的影响不属于本次环评评价范围。*、地表水环境影响(*)施工期项目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租用周边民房,生活污水依托区域的污水处理系统。桥梁施工场地、拌合站等临时工程场地的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施工、降尘,不外排。含油污水收集后定时清运。含油污泥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施工船舶废水由罐车定期抽走交有能力单位处理。施工废水环境影响不大。(*)营运期设置桥面设置径流收集系统。项目主墩采用***m跨径,桥墩对东江河道内水文情势影响较小。*、固体废物影响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桥梁施工泥浆、钻渣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泥浆、钻渣运至选定的弃渣场处置;生活垃圾依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经采取措施后,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不大。*、声环境影响(*)施工期施工期主要噪声源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噪声。通过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机械维修保养,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将高噪声机械远离敏感点等措施降低环境影响,施工噪声对声环境影响较小。(*)营运期项目作为先行工程不具备通车条件,营运期声环境影响评价不属本环评范围。*、环境风险影响项目桥梁采用HA级防撞护栏,设立限速标志、警示牌和监控摄像头,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及事故应急池,将桥面径流引至保护区外排放。大桥防撞设施应采用柔性较好的材料,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加强与下游潼湖水厂的联动措施。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预防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环境风险水平总体可控。公众参与采取网站公示、报纸公示等方式开展了公众参与工作。(信息来源: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