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更高质量更加公平??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更高质量更加公平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座座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学校拔地而起;一个个绽放着幸福笑容的孩子,正享受着均衡优质的教育;一项项顶层设计擦亮“职业教育”城市名片;一支支高素质、专业化、有活力的教师队伍跃然眼前…… 在这里,稳步构建优质均衡、充满活力的教育现代化新形态成效初显;在这里,“家门口就有好学校”金字招牌熠熠生辉;在这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美好期盼正在实现…… 十年昂扬进取,十年跨越腾飞,这十年,德阳教育事业发展成绩斐然! 党的十八大以来,德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建强师资队伍,提高办学水平,教育事业迎来蓬勃发展,一条“均衡、优质、特色”的新时代高质量教育发展之路在这里不断向前延伸。 一、立德树人成为鲜亮底色 “近年来,德阳市坚持德育为先,突出‘引、做、教、创’四个重点,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年**月,在全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暨教学和德育工作会议上,德阳市教育局作了《让立德树人成为德阳教育最鲜亮的底色》的经验交流。****年德阳市荣获第六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是四川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十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在德阳市青云山路小学,一群四年级的小朋友们正在“青青种植园”里开展校内劳动实践。学校把德育融入劳动教育中,构建起“三类十课一评价”课程体系,校园里活跃着防护小专家、垃圾分类小行家等,劳动教育一片生机勃勃。学校获评四川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校。 而什邡市禾丰小学,校园文化突出一个“美”。学校历经百年文化传承,结晶出“禾文化”,形成了“陶念、陶知、陶艺”三陶办学特色,先后获评全国第三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第二批乡村温馨校园。 类似这样的学校,德阳比比皆是…… 十年来,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全市各中小学通过德育铸魂、体育固本、美育润心、劳动培能,促进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成为教育的鲜明底色。 目前,全市共建成国家、省、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个;国家、省、市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个;国家、省、市级规范化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个;国家、省、市级美育特色类学校***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个;国家省市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幼儿园)、布点校和示范校(示范园)***个;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排球、冰雪运动特色学校**个;打造出思政精品课***余个;“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德育工作典型案例”****余个;劳动教育精品课程和典型案例***余个…… 二、“入园难、入学难”不再困难 “前些年,‘入园难’的问题很突出,家长们拿着板凳通宵排队等候报名的情况屡见不鲜。而现在,随着党委政府对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幼儿园教学硬件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师资力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家门口就能上学了。” 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年的旌阳区淮河路幼儿园园长吴江艳,见证了这些年来我市学前教育的巨大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德阳准确把握新时代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实现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普及,补齐短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十年来,我市新(扩)建学校***所,提供学位*****个。其中新建**所(幼儿园**所,小学**所,初中*所,高中*所,中职*所),提供学位*****个;改扩建***所(幼儿园***所,小学***所,初中**所,高中**所,中职*所),提供学位*****个。 ****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亿元,较****年增加**.*亿元,增长**.*%。 截至****年,全市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较****年增加**.**%(****年国家开始统计普惠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较****年增加*.**%;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较****年增加**.**%;随迁子女***%保障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教育发展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为此,德阳以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普通高中教育”为目标,全力推进普通高中优质、均衡、特色发展。 ****年至****年,德阳市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规划投入资金*****.**万元,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平方米。 ****年*月“双减”政策出台后,德阳坚持“校内提质减负、校外治乱减负”双向发力,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时间控制达标学校***%。全市***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覆盖率***%,“*+*”模式全程参与学生**万余名,参与率**.**%。创新实施假期托管服务工作,**所学校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学生*****余人。德阳市课后服务工作入选四川省十大“双减”典型案例。 三、高质量凸显最强主题 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攻坚战。十年来,为了打赢这场持久战、攻坚战,我市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整体推进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 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积极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成功创建**所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坚持每年开展幼儿园优质课竞赛、幼儿教师技能竞赛、幼儿园游戏案例评比等业务竞赛活动,全面提升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 深化质量监控改革,《德阳市“三级?常态”学前教育质量监控体系》,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出台《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德阳市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专项改革方案》等文件,编制《德阳市中心城区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年)》《德阳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专项规划(****-****)》等规划,促进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年**月,*个区(县、市)全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乡镇教师队伍建设、乡镇学校教育质量、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等方面都得到较大提升,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实施德阳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不断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全市普通高中招生学校**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所,占比超过**%,其中省一级、省二级各*所,居全省前列。每一个区(市、县)都有一所优质高中,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支持普通高中加大国防、科创、艺术、体育特长生培养,多样化特色发展,让更多孩子通过不同的成长通道成人成才。****年,全市高考本科上线率达**.**%;被清华、北大录取人数**人,本科上线率和清华、北大录取人数等指标均取得近年来最好成绩。 推进职业教育提质赋能。完善职业教育贯通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职基础地位进一步增强,建成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所、“双示范”中职学校*所。深入实施“*+*”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在校生位居全省第一。*个区(市、县)高职学院布点实现全覆盖,从*所增加到**所。建成*所国家级“双高计划”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功进入“升本”名单。全市共组建**个职教集团(联盟),与企业共建科研中心**个,重点实验室和检测中心**个,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航空材料检验检测中心、国家级建筑结构检测中心。职业院校每年向企业输送*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年**月,德阳成为全国首个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示范区。 四、资助帮扶阻断代际传递 “家里还有什么困难?最近学习生活还有哪些需要帮助的地方?”在德阳市衡山路学校活动室,德阳市教育资助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向一些家庭困难的孩子讲解相关政策,并了解他们近期的学习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十年来,为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德阳精准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累计资助学生**.**万人次,资助金额**.**亿元,为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让“让孩子们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全面实施“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通过十年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全市中小学校(含教学点)互联网全覆盖,学校教学多媒体覆盖率达***%。建成德阳市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数字教育资源覆盖全体师生。 为确保残疾学童人人有书读,我市实施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大力提高普及程度。****年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为****人,其中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人,***名重度残疾儿童实现了送教上门教育,特殊教育入学率达**%以上。    在推进德阳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我市从****年起还开展教师人才支持援助工作,实施援藏援彝和“组团式”帮扶等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派出****余名教师到阿坝州、凉山州和甘孜州学校开展支教讲学,用智力帮扶托起藏区彝区孩子的美好未来。 走进阿坝县德阿幼儿园,窗明几净的教学场地、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干净整洁的食堂映入眼帘。十年来,德阳共筹集资金****余万元,帮助提升阿坝县、若尔盖县教育基础设施设备条件,与阿坝县、若尔盖县建成“校对校”对子**个,“校联体”*个,“组团式”帮扶对子*个,从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帮扶。 五、好老师夯实教育根基 让教育出彩,培养、引入专业优质的教育人才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和学校教学质量,不断夯实教育根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全市建立建强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实施“国培计划”等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完成两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线上线下培训教师**万余人次。教师队伍实现量质齐升。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总数从****年到****年增幅达 **.*% 。教师素质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本科学历以上的教师人数从****年到****年大幅度提高。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也呈明显上升趋势。 教师管理综合改革走向深化。教师编制实行“两年一核”或“一年一核”,编制核定向寄宿制学校和边远地区学校倾斜;村小、教学点等乡村小规模学校按照师生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教职工编制。****年出台《德阳市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实施办法》,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长效机制。深化“县管校聘”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旌阳区的改革经验向全国交流。 成德教育同城化发展取得成效。已组建成德眉资各类教育联盟*个。累计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育高端论坛近**场,开展各类教师研修交流活动近百场,德阳线上线下参与教师近**万人次。成德间通过签约共建、结对帮扶、事项合作等形式形成各类结对学校**对。德阳已累计选派**名优秀干部、教师赴成都市教育局、成都七中等部门和优质学校开展跟岗学习。 提升教师素质的同时,我市大力推进校际协同共建,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开展对口帮扶和一体化办学,提高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各区(市、县)构建联盟、教育集群、城乡教育联盟等,落实《德阳市教育局帮扶中江县南片区教育质量提升实施方案》,集中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对中江南片区的**所薄弱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工作,通过送教送培,有力提升教师素质和办学质量。 十年砥砺前行,不忘育人使命;十年潜心耕耘,硕果令人鼓舞。站在新高度,立足新起点,德阳将继续乘势而上,沿着党旗指引的方向,进一步明确思路,靶定目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强力推进德阳教育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责任编辑:教育局采编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