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谈感想:以“四大战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上的报告,让人深感振奋、备受鼓舞,更催人奋进。报告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操作性,给我们开展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在贯彻落实报告中重点打好“四大战役”。 打好绿色发展“转型战” 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我们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守绿色发展阵地,持续推进工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创新推进绿色转型。针对环境治理水平高的企业,列入非现场监管企业名录,减少现场检查频次。投放更多的激励政策,优先纳入“环保贷”“绿色标杆”“环保信用”企业备选名单,逐步引导企业主动承担起污染治理主体责任。 二是以服务推进绿色转型。试点环评联动“多评合一”改革,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开辟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逐个建档立卡,做到“前期有人指导、报批有人协调、建设有人跟踪”。 三是以治污推进绿色转型。落实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要求,加快推进并用好水污染物平衡核算成果。扩大“绿岛”建设规模,逐步形成绿色群岛效应,让废水、废气、危废等统一进行处理,切实降低小微企业治污成本。 打好污染防治“保卫战” 报告要求,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我们将聚焦环境质量,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一是打好蓝天保卫战。狠抓每一微克攻坚,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攻坚,坚持“一体化、一专班、一清单、一张网”推进,统筹做好PM*.*与O*、减污与降碳协同治理,完善应急减排和豁免制度,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对重污染天气能力。 二是打好碧水保卫战。坚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深入落实断面长制,稳定提升优良水体比例。严控敏感污染来源,强化入湖河流和饮用水源地监测预警。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稳步推进农田排灌系统和水产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 三是打好净土保卫战。推进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强化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强化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强化农村黑臭水体源头治理,积极组织农村生活污水社会化治理试点。全力推进全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打好生态系统“修复战” 报告指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防治外来物种侵害。我们将坚持系统观念,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一是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建设三台山森林系统生物多样性观测站点,构建“两湖两河”生态廊道,打通动物迁徙和鱼类洄游通道,激发生态系统的活力。 二是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围绕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实施科学的、积极的和适度的人工干预措施,推进成子湖、骆马湖、洪泽湖等区域建设生态岛试验区,实现人工支持引导下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正向演替。 三是释放生态系统修复性。积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促进生态系统质量稳中向好。充分利用自然降解和恢复能力,全域推广各类生态安全缓冲区试点项目建设,降低治污成本,保护自然生态禀赋,扩大生态环境容量,增加碳汇能力。 打好“双碳双控”“持久战” 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我们将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聚焦源头治理,打好“双碳”这场持久战。 一是强化治理力度。按照“全员上阵、全力以赴、接续冲刺”原则,围绕工业企业排放大户,实行局负责同志带队下沉检查、驻场帮扶、高值站点点调等工作举措,全力实现最优排放、友好减排。 二是拓宽治理广度。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及时动态更新秋冬季应急减排工业源清单、扬尘源清单、移动源清单修订工作,严格落实“一行一策”“一厂一策”制度。 三是挖潜治理深度。坚持“夏病冬治”,尽快完成本年度****项治气重点工程任务,提前谋划下年度重点工程,持续推动涉挥发性有机物行业废气综合治理,为明年夏季臭氧污染治理夯实基础。全面促进清洁生产,依法在“双超双有高耗能”行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持续推广源头治理新工艺、新技术、新路径,强化地方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来源:中国环境APP  审核:王世君、孙 振  审签:季 鸿)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