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十九届中国改革论坛在京举行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本报北京*月*日电记者王健生报道*月*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协办的第十九届中国改革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杨荫凯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张季,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等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来自国内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改革一线的有关领导同志、企业家以及参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的理事等***余人出席了论坛。本次论坛得到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资助。论坛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当代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经济加快复苏、稳定增长的关键一招。面对严峻复杂、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面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向改革要动力,用市场化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问题。下一步,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主要应聚焦五个方面内容:一是培育更有活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二是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大市场;三是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四是不断深化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五是继续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论坛期间还举办了主题分别为“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专题圆桌论坛,国家发展改革委体制改革综合司司长徐善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等专家学者围绕“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国企改革要真正坚持市场化的方向”等话题展开讨论。圆桌论坛分别由中国发展改革报社社长徐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宋葛龙主持。